格物致知,去伪存真
1. 人生就是从简单到复杂,再从复杂回到简单的过程。
回归的简单,是凝练拔萃,是去伪存真,发现本质的过程。从复杂回归致简,是智慧的减法。也就是《大学》中教导我们的, 格物致知,修身正心 的过程。
空杯后才能腾出重新接纳的容量。只有懂得舍弃的人才有机会甄别增补。
减法,给我们实现加法的空间。
2. 做好减法,才能专注
雷军有著名的7字箴言,“专注 极致 口碑 快”。成为互联网思维的代表名言。分析一下不难理解,专注,是成功基础和起点。如果不能做好减法,没有凝练目标,就不可能做到专注,那么也就无从赢得口碑,更谈不上速度了。可以说这7个字是放之四海皆准的铁则。
image“大脑的注意力是有限的,只有一次专注一件事,才能在充满干扰的世界,不浪费人生。亚当•格雷萨《专注:把事情做到极致的艺术》
3. 不懂得取舍,终将被自己压垮
寓言一则:蝜蝂者,善负小虫也。行遇物,辄持取,卬其首负之。背愈重,虽困剧不止也。其背甚涩,物积因不散,卒踬仆,不能起。人或怜之,为去其负。苟能行,又持取如故。又好上高,极其力不已。至坠地死。---- 柳宗元
翻译:蝜蝂是一种喜爱背东西的小虫。爬行时遇到东西,总是抓取过来,抬起头背着这些东西。东西越背越重,即使非常劳累也不停止。它的背很不光滑,因而东西堆上去不会散落,终于被压倒爬不起来。有的人可怜它,替它去掉背上的东西。可是蝜蝂如果能爬行,又把东西像原先一样抓取过来背上。这种小虫又喜欢往高处爬,用尽了它的力气也不肯停下来,以致跌倒摔死在地上。
这个小故事形象生动的告诫我们,攫取并不意味着得到。没有止境的欲望迟早把人压垮。
image马上行动,三点减法
只要周期行的做这三件事情,一定能感受到放空的愉悦和未曾体验的释怀。
1. 放空大脑
快速写下占据头脑中的焦虑。不需要逻辑,不分重要次要。放空脑中的负荷,豁然开朗的感受。消极想法,快速进入工作状态。
形成的收件箱,立刻按照GTD(Get things Done)的原则,进行梳理排序。删掉、授权、分解。形成的一个个能够执行的小行动排上顺序,随着一个一个的打勾完成,取得成就感把控感,更收获解压和放松。
image2. 清理物件
-
放手那些久违的物件,你曾经以为你需要的东西,竟然好几年都没有动。
-
扔掉堆在办公桌上落了灰的文件,把从未翻开过的书分给需要的人。
-
电脑里囤积的巨量资料素材,只能让硬盘越来越臃肿、速度越来越慢,而新的资料在网上却变得更加容易得到。从没打开过的那些文件夹,刻个光盘,然后快快删掉吧。
-
手机上堆积了好几个页面的APP,半年来都没有点开过的有多少。
功能类似的APP很多,手机自带的APP本来就足够好用。你真的需要这些微小差异的产品吗?大胆的删掉几个,实在不行一周后再安装呗。你会发现,任务完成的更轻松,手机运行的更快,我们被手机绑架的时间也短了好多呢!
3. 梳理人脉
-
通讯录里有多少姓名,你都已无法在头脑中辨识为形象?微信里何时竟然多出那些无法辨识的昵称。这些,都是有效的人脉吗?适时整理一下,哪些是你本意的沟通,哪些删掉也罢。就算误删,如果有缘一定再相逢。
-
在你的社交当中,哪些是令你愉悦,哪些是你硬着头皮陪伴的。为什么你无法从选择,随波逐流?我想,可能是在交往目标没有刻意考虑各种关系与人生目标是否一致,至少是否不会相左。
减少无益的社交,也是一种减法。交往人员的数量与交流的深邃程度往往是负相关的。任何幸福都有效期,任何交往都要回归孤单。
不乱于心,不困于情,不念过往。”这对于我们的生活又很深的启示。---- 丰子恺
其实我们并不需要
-
减法,不是挥霍,而是把目标明确刻画;
-
减法,不是苦行,而是让我们保存真爱。
“断舍离”后,我们什么都没有失去。
image三省初心、回归本真
日省日课,不忘本真;目标清晰,回归初心。我们担任的人生使命,只有不断反思,才能日弥清晰。当生命中需要作出在选择时,就能坚定从容。
“从现在起,我开始谨慎地选择我的生活,我不再轻易让自己迷失在各种诱惑里。我心中已经听到来自远方的呼唤,再不需要回过头去关心身后的种种是非与议论。我已无暇顾及过去,我要向前走。” ——米兰•昆德拉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