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陶语老师分享了这样一个案例:在一次数学测试中,总分150分的试卷,一个读初中的孩子考了129分。父亲在接孩子回家的路上数落了孩子几句,认为孩子没有考出应有的成绩,结果孩子从三十多层的楼上跳下,酿成了不可挽回的悲剧。
看到这个案例,我感到很心痛。我想起了前不久和两个朋友在吃饭聊天时谈到的一件事。
朋友说,一个前同事的孩子今年高考考砸了,只考了600分。
我感到很诧异,考了600分竟然还说考砸了,这是为什么呢?原来,同事的孩子平时成绩非常好,一直是学校的前几名,有冲刺清华北大的实力。但是,孩子的数学竟然只考了70分,平时随随便便就能考一百三四十分。这样的成绩,不要说上清华北大了,就连武汉大学都上不了。
孩子的情绪很低落,妈妈看在眼里,也很难过。她对孩子说了这样一段话:“曾经被评为全国优秀县委书记的陈行甲,高考的时候也没有发挥好,后来上的是湖北大学。但是,他在参加工作几年后,经过不懈努力,考上了清华大学的研究生,从而实现了他儿时的梦想。妈妈相信你,就凭你这颗聪明的小脑袋,只要肯努力,任何事情都能够做成。”
听完妈妈的话,孩子的心情明显好多了。后来也没有太在意高考失利的事情,那个开朗阳光的大男孩又回来了。
对比同事孩子的案例,我们再来说说陶语老师分享的案例。
在得知孩子的数学成绩后,如果父亲这样对孩子说,悲剧是不是就不会发生呢?
父亲:“儿子,考了129分已经很不错了,要是你老爸考,估计还不及格呢!”
孩子听到这样的话,心情是否就会不一样呢?是否更容易体会到父亲对自己的爱呢?是否就不会做出跳楼这样的傻事呢?当然,世界上并没有如果。
可能有人认为,这个孩子的耐挫力也太差了。父亲说了几句就跳楼,这还得了。我们要知道,他是一个正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呀。这个时期的孩子情绪波动很大、也很敏感,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孩子造成深远的影响。父母稍不注意,孩子就有可能做出傻事。
由此,我认为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要特别用心,把心想细,做一个“走心”的父母。那么,我们的父母应该怎么做呢?下面的几点值得借鉴。
一、换位思考,唤醒“同理心”
心理学上的“同理心”,是指站在对方立场上设身处地思考的一种方式。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切忌简单粗暴,把孩子当成年人看待。需要站在孩子的立场上,认真地想一想你说的每句话,孩子能否接受,目的是要能够引起孩子的共情。
二、亲近孩子,与孩子成为最好的朋友
父母要想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就要亲近孩子,与孩子成为最好的朋友。
很多父母,由于工作或者是其它的原因,平时很少接触孩子,看到孩子做得不好的地方,就想教育他。作为父母来讲,当然是希望孩子能够学好、做好。但是试想,这时的孩子会听你的吗?
在我看来,父母无论工作有多忙,都应该抽出时间来多陪陪孩子。陪孩子一起吃饭,一起玩。“玩”是孩子的天性,还原孩子本来的面目,会让一切顺理成章。
三、以身作则,成为孩子心中的明灯
想让孩子勤奋学习,父母应首先勤奋工作;想让孩子孝敬老人,父母应首先善待父母;想让孩子关怀生命,父母应首先尊重生命;想让孩子健康活泼地生活,父母应首先胸怀敞亮。
任何时候,父母都应该是孩子的楷模。在孩子面前,父母应该始终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切忌做事半途而废、人云亦云。父母始终要努力让自己成为一盏明灯,照亮孩子的未来。
总而言之,我认为: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要做一个“走心”的父母。我们需要多一些换位思考、多一些陪伴,努力让自己成为孩子的榜样。这样一来,许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