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国家领导人,抑或是企业家、教育名家发言,他们都喜欢“讲三点”,为什么呢?
我认为有三点理解。
一、结构清楚
过去、现在、未来。你、我、他。感谢、幸福、期待。逻辑关系清晰明了。
二、便于记忆
观点太多记不住,两点又太少,三点刚刚好。
三、文化习惯
《道德经》有曰: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中国人喜欢“三”这个数字,代表着“上”。
下面是我平时发言提炼的观点,也都是“三”点。
三动:让学校生动起来,让课堂灵动起来,让生命悦动起来。
智慧教育:为学生积淀成长的自信,让教师追享事业的乐趣,使学校成为师生依恋的精神家园。
哲学家尼采说的人类精神的三个阶段,精神会由骆驼进化到狮子,再由狮子进化到婴儿。骆驼是忍辱负重,狮子是积极进取,最后的婴儿则是生命创新。
三眼:飞鸟之眼、蜻蜓之眼、蚂蚁之眼。
三界:提升境界,打破边界,实现跨界。让自己拥有当Π型教师的能力。不断延展自己的能力,寻找人生真正的意义。
三度:教育要有长度,宽度与高度。丰富、多元、立体的教师培养幸福、自信、阳光的学生。
三受:把接受、承受,变成了享受。这份享受来自对事业的热情。热情本意是痛苦,后来演变成热爱与激情。因为所有的事情没有前面的磨砺,很难有真正的结晶。唯有心甘情愿,才能让你一往无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