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09/15
文题:要有觉知
〝要有觉知〞、〝要带着觉知〞这些个名词,我现在常常听到!
于听到这些名词的当下,我怎么知道对我说这话的人,他们是不是〝带着觉知〞在说出那些个名词的?
我想,目前的我,我应该可以很清楚地判断:那些真没带着觉知、而又说〝要带着觉知〞的人们。
对那些人们(a类),我之所以可以很清楚地判断,而且不出错,这种【很清楚地判断,而且不出错】的本身,其实这就是一种觉知。我若再在这种觉知上去作检查,这应该也可以算是无谓之举!
但,接下来的状况,这就很妙了,值得提一提!
对另外的一种人(b类),带着全分觉知之后而又温馨地带着关心口吻来对我说〝要带着觉知〞的人,这种人的给我的感觉,就很不一样了。
又有另外一种人(c类),带着少分觉知,但又很温馨地带着关心口吻来对我说〝要带着觉知〞的人,这种人的给我的感觉,又跟上面很接近。
那我对b跟c,我怎么分辨?我分不分辨得了?这是我得好好问自己的提问问题!
文字上,我是能这么地写,顺着脉络而写出如此明晰的分类。但在现实中,我仔细地审视自己之后,发现到我确实还是无法做到全然如实分判。这点自知之明,还是得要有的!所以,我自己应该也是属于c类的人。
属于c类的我,我是否有决意真要成为b类人,这就取决于我是否有对b类人的生命状态的渴慕?没有的话,动机或动力源是很不足的。若无有渴慕,有极大的可能,会倒退到a类人的生命状态之中。何以故?淡漠故!淡漠的本身,正是证明〝没在带着觉知〞的了!
我想,我应该可以算得上是有极其热切的渴慕的!
在写了如上的文字之后,当然,这是很值得庆幸的事。由于作了这样的梳理,使得自己清楚地看到自己还有很不少的成长空间,而且,具体是在哪里、以及该避掉的坑,现在不但看到了,也亲切地感受到了,感到其可贵(全分觉之馨)及可怕(坑)!
像这样的文字,可以如此确认,是带着觉而知的!
对此,确实,确实是值得庆幸。时光没空过白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