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跟一个朋友聊天,她说自己最近特别焦虑,整宿整宿的睡不着觉。我一听,笑了,说,我跟你刚好相反,我也很焦虑,所以我整天都感觉很困,整天都想睡觉。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焦虑似乎成了现代人流行病,好像不焦虑都不正常。
那么到底什么是焦虑呢?百度百科上的解释,焦虑就是对亲人或自己的生命安全,前途命运等的过度担心而产生的一种烦躁情绪。说到底,焦虑就是一种情绪,而这个情绪源于对未来的尚未发生的事情的担心。记得有位心理学家说过,一个人最好的状态是不为未来而担心,不为过去而难过,踏踏实实真真切切地活在当下。很显然,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都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无论你身处什么位置,都会有各种担心。作为老板,你可能会担心公司业绩不佳,公司无法正常运转;作为员工,你可能会担心自己工作表现不假,随时可能面临失业;作为父母,你可能会担心因为自己无法给孩子提供好的教育资源导致孩子将来在社会上缺乏竞争力;作为子女,你可能会担心父母年事已高,身体不好,身边却又无人照顾;总之,只要是人,我们就难免会有担心,一旦这些担心过度困扰我们的生活,就会产生焦虑情绪。
如今这个时代,是个人就会焦虑,而我又属于那种特别容易焦虑的人群,所以这么多年我尝试过各种方法缓解自己的焦虑情绪,比如关闭朋友圈,删除公众号,再比如,做冥想,练瑜伽,转换想法,旅行,散步等等,但我发现所有这些都不能从根本上缓解我的焦虑,除了一种方法:行动。
我老妈是一个从不知焦虑为何物的人。
她既不喜欢含饴弄孙,也不喜欢跳广场舞,她最大的爱好就是工作,虽然已年过花甲,每天仍然乐此不彼地在她的那个小批发部里忙来忙去。
有一次我问她,“妈,你会偶尔地感到焦虑吗”,
“焦虑?什么是焦虑?” 老妈反问我。
是啊,像她这样的绝对活在当下的状态怎么可能会焦虑呢,她每天的时间都贡献给了那个小小的批发部,忙着进货,忙着接单,忙着出货,忙着数钱,每天早晨还要做早课,哪里有时间想东想西,既然不想,何来焦虑?老妈虽然不懂心理学,但却通过事实上的忙碌摆脱了各种情绪,包括焦虑,大概也是因为不为各种负向情绪所困,所以老妈现在依然身体硬朗,干起活来,以一当十,我们这些做子女的没谁有她那么吃苦耐劳的。
这么看来,我之所以有这么多的焦虑情绪,大概是因为还不够忙,嗯,是否该考虑让自己更忙碌一点?(玩笑)
总之,行动是帮助我们缓解焦虑的一剂良药,但并不是所有的行动都能缓解你的焦虑,只有那些对你当下的你来说最重要的事情才能缓解焦虑。打个比方,如果你为孩子的学习成绩而感到焦虑,而你想要缓解这种焦虑,需要做的不是去游泳,锻炼,看书,散步,而是和他一起想办法为提高学习成绩做点什么,报班也好,做练习也好,一对一的辅导也好,总之花时间在你觉得重要的事情上,当你去做这件事情时,你的焦虑自动就会减少。所以,如果你真的想缓解你的焦虑,首先要做的是找出你担心的到底是什么,然后开始行动,把时间花在这些事情上,花在那些对你而言有意义的事情上。
行动可以帮我们缓解焦虑,但前提是你不要对此抱有期待,不要过于看重结果,否则你的焦虑会变本加厉。就好像我老妈,整天辛苦忙碌,但对于每天的进账其实并没有那么在意。毕竟,现实并不像励志鸡汤里所写的那样,你付出了就一定会看到结果,或者说至少不会立刻看到结果。我自己坚持健身两个多月,但是体重却一点没降,虽然也有那么一点点小失落,但丝毫不影响我坚持锻炼的决心,不是因为我不想瘦,而是因为,以我多年的减肥经验来说,体重是否能减轻其实并不完全是我们可以控制,就好像孩子的学习成绩很大程度上也不是我们可以控制的,如果我对于每个月,每周甚至每天减多少斤都抱有很高期待,斤斤计较的话,估计早就被焦虑打败,放弃锻炼了。同理,如果我们对孩子每次的考试成绩都十分在意的话,那么焦虑也只会越来越重。时刻提醒自己,凡事尽最大的努力,同时做好最坏的打算,相信带着这样的心情,我们的许多焦虑便能够自动缓解吧!
德国诗人里尔克说:我们必须全力以赴,但同时不抱持任何希望......。把每一件事都当成世界上最重要的一件事,但同时又知道它其实根本无关紧要。
这大概是我们能够应对焦虑的最本质的方法。
不知何时才能修炼到如此心境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