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洋松果
文章总计3300字,阅读时间5分钟
目录:
一、关于自律,有哪些需要知道的事情
二、我的自律之路,从跑步开始,认识自己
三、探索未知的世界,养成习惯锻炼心智,才能去往更远的地方
2019年刚过一半,一个朋友跑来说:“我原本计划每周跑步4次,用半年把体重减下来20斤,结果咬牙跑了一个月后面没坚持下来,结果到年中还反弹了10斤。自律怎么这么难?”
也有个朋友,在年初制定了许许多多的计划:要求自己每天跑步5公里,每天看书1h,写作1000字,按时学英语。结果钱花了不少,一个也没坚持下来。
付出这么多,忙活这么久,也没见效果,自律最后变成了无意义的自虐!
社会对自律有太多的误解,并不是说我咬牙去做一件不想做的事了,忍受痛苦和煎熬了,就应该获得自由和好的结果。并不是所有的获得,都需要痛苦的付出。
没有掌握正确方法的自律,其实只是在浪费时间!
一、关于自律,有哪些需要知道的事情
心理学上有一个“心理补偿”的概念,当有一件事求而不得,通过获得其他东西来进行补偿。
窦文涛在《圆桌派》中说:他高考的时候,故意不吃饱饭饿着自己。因为觉得自己如果现在受苦了、折磨自己了,考试结果可能会更好。
这也是一种心理补偿,有些人认为痛苦之后才会有回报。实际上,回报和你的痛苦并无直接关系。和你是否在正确的方向上付出,是否足够坚持有关。
斯科特·派克的《少有人做的路》提到:所谓的自律,就是主动要求自己以积极的态度去承受痛苦,解决问题。
如果拆开来看,实际上有是4个步骤:主动要求、积极的态度、承受痛苦、解决问题。主动要求是认知修正之后的基础,积极的态度是必要条件,承受痛苦是中间改变自己要经历的过程,最终目的是去解决问题。
拿希望通过自律减肥这件事来说,大部分人之所以没有成功的减掉体重,需要问自己几个问题:
1、是否真的考虑清楚减肥的动因?
2、是否能够以积极的态度来看待要做的健身动作、要跑的步、要控制的饮食?
3、是否足够坚持并能承受这些痛苦?
大部分情况下,失败不只是毅力不足的问题,而在于并没有想清楚这几个问题。
美团CEO王兴曾说:多数人为了逃避真正的思考可以做任何事情。
如果没有通过独立的思考修正自己的认知,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现状,并主动思考解决的方案,只希望熬过这些痛苦就能解决问题,其实也是一种补偿心理作祟。
自律不是让你做成一件事,而是让你形成更加成熟的心智、通过养成习惯,学习到方法,不断突破自己未知的边界。然后,大部分人看起来很痛苦的晨起、控制饮食健身房挥汗如雨、每天阅读和写作,所有自律成习惯的事情,都会变得有趣而充实。
二、我的自律之路,从跑步开始,认识自己
最新一期《圆桌派》,窦文涛请来了马未都、蒋方舟,以及《芳华》《金陵十三钗》的作者严歌苓。席间,马爷谈到了成功者的铁律:自律。
成功者有很多的品质,其中有一个共有的,就是自律。
严歌苓作为作家,每天会要求自己在课桌前写作多固定的时间,才创作出那么优秀的作品,成为好莱坞专业编剧。
最喜欢的作家村上春树,在《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说自己每天会慢跑10公里,会要求自己写4-5小时,大概写完10页纸4000字再去做其他的。
你觉得这个世界上不可能的事情,是因为你没有试着去做。
这7年对我改变最大的,就是开始夜跑的那个决定。穿着厚厚的棉衣,每跑一步寒风吸进肺部,火辣辣的仿佛下一秒就要炸掉,第一天就这样坚持了3公里。
然后跑了第一个5公里,第一个10公里,第一个半马,今年准备参加全马。
跑步这几年对我最大的影响,并非速度有多快、跑量有多大(半马的PB 154,跑量几年下来也才不到3000公里)。而是更加清楚的认识到自己的边界,自己的局限,以及相信自己可以不断突破极限的信念。
“5年工资翻10倍”,“跑到自己的第一个1000公里”,“可以用自媒体开展一个副业”等等。以前觉得很难达成甚至因为未知有一些恐惧的事情,竟然一件一件办成了。让我明白,一个小人物,也可以通过自律,不断的取得进步。
跑步是养成的第一个习惯,不断的告诉我,当身体感觉到疲惫的时候,意志力可以撑住让自己走到更远的地方。让我对习惯的力量有了更深的理解,对自己养成其他习惯输出了很多的经验,也打下了良好的认知基础。
三、探索未知的世界,养成习惯锻炼心智,才能去往更远的地方
人生仿佛就是一场好习惯与坏习惯的拉锯战,习惯让我们减少思考的时间,简化行动步骤,让我们更有效率。把高效能的习惯坚持下来就意味着踏上了快车道。或者简单点说:没有什么比习惯的力量更强大,我们拥有的好习惯决定了我们的未来。
《习惯的力量》的作者查尔斯·杜希格说:我们每天做的大部分选择可能会让人觉得是深思熟虑决策的结果,其实并非如此。人每天的活动中,有超过40%是习惯的产物,而不是自己主动的决定。虽然每个习惯的影响相对来说比较小,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习惯综合起来却对我们的健康、效率、个人经济安全以及幸福有着巨大的影响。
我们养成的习惯,会在不断的积累中锻炼心智,进而影响我们的判断和下意识行动。养成一些好习惯,帮助自己更加高效的工作和生活。
习惯是表面的事务,完成的效果是阶段性结果,最终是对自己潜移默化的改变。下面是这几年间陆续养成并坚持的习惯:
1、年度习惯-年度计划:
年度计划更适合现在工作和生活的节奏,既可以跟得上变化的趋势,又不至于被时代抛弃。从年的维度可以很好的检视自己的目标,也可以指导每周、每天的习惯及任务。
年度计划是每年年中和年底的时候,非常重要的习惯。年中的时候检查自己当年计划完成的情况,及时作出修正和调整。年底对今年做整体的回顾,在今年的基础上制定下一年目标。
2016年-2019年年度计划从2016年到2019年的年度计划,可以看出在阅读、工作、家庭、理财等领域,有着完全不同的目标和方向,也会依据当下的情况,调配自己时间和精力的分配与重心。
2、周习惯-周回顾与计划:
年度计划的落地,实际上是一个围绕目标不断优化和调整的过程。从周的维度,可以对具体的行动计划进行更加有针对性的指导。如果方向有问题,如果没有按计划执行,都可以清晰的反应出来,并及时作出调整。
比如今年制定了坚持慢跑的计划,在每周可以进行对完成情况进行一次统计和分析,如果因为懒惰没有坚持,如果跑的太多了,如果身体有伤病,都可以及时作出反应,重新调整下周的具体任务。
另外,周的维度也适合通过回顾与计划的方式,进行经验的落地和沉淀。比如今年最重点的项目,遇到了什么问题,有什么经验输出,需要如何调整之后的计划,都可以在不断的反馈与积累中,积累越来越多的产出。量变达到质变之后,就可以看到自己有一个快速的飞跃。
习惯在周日下午,花上2个小时,对这一周做一个系统的回顾。一次两次看不到影响,从15年坚持到现在,是会看到在思维和能力上巨大的变化的,而且这个变化会像滚雪球般越来越快越来越大。
3、晨间日记:
复利的力量把年度计划拆解到每周的维度,每天去完成一个小目标,与时间做朋友,坚持一段时间,获感受到意想不到的“复利”的结果。
晨间日记正是一个可以让自己感受到复利魔力的习惯,让自己早起15分钟,写一篇晨间日记,慢慢的会在与自己的交流中,开始掌控自己的情绪、掌控自己的生活、最终可以掌控自己。
从13年开始坚持晨间日记,到现在写了接近1700篇晨间日记。每天看6年前写的日记的时候,都会有一种“原来那时候那么傻x,原来现在进步了那么多”的感慨,然后要求更加珍惜每一天时间去努力。
4、个人管理系统:
自我管理,是更加了解自己的过程。自己平时是如何思考的,如何做选择的。从而更好的调整自己的下一步行动,养成更好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更加从容地应对遇到的问题,也就是不断成长的过程。
个人管理系统个人管理系统,可以更好的帮助自己管理习惯、项目和每日的行动计划。将年度计划落地到周计划及每天任务的维度,更加高效的执行计划,从而解放大脑,把时间和精力投入在更有价值的事情上。
一天的任务及习惯清单我们每天做的事都很平凡,把平凡的事坚持做,高效的去做。日积月累会不断突破自己的边界,进入未知的领域,从而迸发巨大的“复利”的能量。
四、写在最后
自律从来不是对自己自虐,而是在自我怀疑和懒惰中,坚持做自己认为有价值的事。通过锻炼自己的心智、改变认知,并以积极的态度来面对要经历的痛苦、要解决的问题。
真正的自律,让人感觉到自由,而不是难以逃避的痛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