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过几代人的探索发展,如今我国的核能技术已经相当成熟。因为我国核能资源储量丰富,燃料能力密度高,可以说是未来主要应用能源之一。
但据香港《南华早报》网站消息,近期正在重启一项冷战时期被美俄封存的“黑科技”—— 熔盐核反应堆。中国计划在甘肃省建立两座新型熔盐核反应堆的消息,引起了国际关注,尤其惊动了俄罗斯专家注意。
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12月8日报道,在核能领域,此类反应堆或开启新纪元。在此类反应堆领域,目前世界上尚处于研究规划阶段,相关团队正从事研发工作。其中,中国于2011年在著名科学家江绵恒的带领下,启动了钍基熔盐核反应堆项目。目前,美、加、俄等国都在研究该项目,但世界上尚未有正在运营的该类型反应堆。

基于钍基熔盐堆核能系统(TMSR)的核能综合利用前景 图片来自中国科学院
据俄罗斯媒体和专家专家瓦西里·卡申认为,这类反应堆适合用于新型核动力装置,中国研发的熔盐核反应堆可以用在舰船、航天飞行器材甚至战机上。而据来自中科院的可靠消息,中国计划在甘肃建立的两座熔盐反应堆有望在2020年之前投入运行。
熔盐反应堆是采用溶有易裂变材料且处于熔融状态下的熔盐作为核燃料的反应堆。这种反应堆结构简单,运行过程中可以连续添加燃料和除去产生的裂变产物,燃料燃耗不受辐射损伤的限制。

特别是基于钍基熔盐堆核能系统,此类型反应堆能够比现有的铀反应堆产生更多的热和能量,同时产生的放射性核废料只相当于铀反应堆的千分之一。而且内部压力更低,爆炸风险更小。
江绵恒曾表示,开发钍资源的核能利用是全世界半个多世纪以来的梦想。如今通过多年攻关,中科院已经系统掌握了钍基熔盐堆的系列关键技术。该反应堆系统具有安全、洁净、无水、高温等特点,预计建成后,甘肃省将成为保障“一带一路”战略的新能源基地。
此前据澎湃新闻报道,适合建成紧凑、轻量化和低成本的小型模块化反应堆。此外熔盐堆采用无水冷却技术,只需少量的水即可运行,可在甘肃这样的干旱地区实现高效发电。

另据南华早报报道,其主燃料之一钍的储量,中国位居世界前列,因此中国具有开发利用这一能源和建立这一核能系统的优势。该燃料即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液体,因此有猜测说,中国建造该反应堆是为日后航空航天设备使用新能源。因为上世纪冷战期间,美国和苏联都曾进行了核动力飞机的研究实验,但最后都未能付诸实施。
根据之前的研究经验,毫无疑问,一旦该技术用于军事、航天等领域,会有巨大的战略优势。例如,由熔盐核反应堆产生的高温气体可作为涡扇发动机的动力源泉,理论上讲可以让战略轰炸机在长达数天的时间里保持超音速飞行,执行“全球打击”任务将是小菜一碟。然而这并不是中国的目标利益。
根据华工启明星的判断,不论是核动力的战略轰炸机,还是其他舰船设备,这些并非当务之急,但利用相关技术开发利用核能资源,发展“一带一路”经济建设,进而利用成熟技术推动我国在航空航天等领域的跨越发展,才是最有战略眼光的举措。
©2017 华工启明星 保留所有权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