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哲学家的观点,人是一种社会性的动物,归属感以及渴望被同类认同,决定了我们总是期待生活于一个团体之中,喜欢交朋友,害怕孤单。
这也就是我们经常被定义为:某某的儿子,某某的妻子,某某的父亲……我们也会欣然接受的原因。这也势必造成他人会常常侵入我们的生活,用评价对属于私人的领域评头论足,进而影响我们的自我认同。最终就会出现:面对困难的不自信,该行动时的犹豫,失败后的自我贬低。
当然,这一系列行为,我们不能全部归因于:过分在意他人的评价,但它也占了80%以上的因素。
一个民间故事:
爷孙骑驴去逛集市。爷爷骑驴,孙子步行,旁观者道,老头真不像话,一点不知道爱幼。爷爷赶紧下骑,抱孙子上驴,自己步行,旁观者道:小孩子真不像话,一点不知道尊老。爷爷翻身上驴,与孙子同骑,旁观者道:这两人真不像话,看把驴压成什么了?!爷爷下驴,抱孙子下来,牵着驴步行,旁观者道:这两笨蛋,有驴不骑。爷爷、孙子无所适从,将驴放倒,用麻绳拴上蹄子,一根木棒穿上,抬驴掉头回家。
就是因为把他人的评价,太当回事,原本开心的集市游,变为扫兴的打道回府。
对于站着说话不腰疼者,倒是可以用庄子论鱼的方式来回答。庄子说:水中的鱼多么快乐。旁观者道:你又不是鱼,怎么知道鱼是快乐的?!庄子道:你又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是快乐的。
当然更多的时候,庄子的方式也不太适用。还应用鲁迅先生:
“惟沉默是最高的轻蔑-------最高的轻蔑是无言,而且连眼珠也不转过去。”
第一不犯法,第二不逾规,第三不违德,其奈我何?!我又何必在乎你们的评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