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杭州迎来初雪,有人说,一下雪,杭州就变成了临安。
雾凇沆砀,古韵悠长,而西湖景区更是银装素裹,恍若仙境,引得大批游人竞相观赏。
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上帝视角俯瞰古刹寺庙、临河泊船、亭台楼阁、玉树琼枝,是别于往常的、豪迈壮阔的天地大美。
西湖之景,以“八景”闻名,其中最为人所喜爱的当属“断桥残雪” 。
若逢新雪初霁,西湖银装素裹,白堤横亘雪柳霜桃,回想着许仙与白娘子的传说,便浑忘了今夕何夕。
江南雪,轻素剪云端,西湖雪景固美矣,而雪后的江南古镇,雪后的“小桥流水人家”,又是怎样的一番美景呢?
快和我一起来pick最美的雪中古镇吧!
首先,自是享有“中国第一水乡”美誉的周庄。雪花飘落,周庄展现出了洗尽铅华后的素雅之美。
我打江南走过,我“哒哒”的马蹄声是美丽的错误,似乎因为下了一场雪,连青石板也柔软起来。
地处浙江嘉兴的西塘,古时乃“吴越之地”,历史悠久,被形容是“春秋的水,唐宋的镇,明清的建筑,现代的人”。
尤其是大雪纷飞的夜晚,雪的晶莹映照着灯笼柔和的光晕,待行到雪尽时,长白一轮月,是那样的静谧美好。
不远处的乌镇,地处嘉兴与苏州的交接,一张航拍,完美诠释了何为“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这里,还是大作家木心先生的故居,他流连于这里节奏缓慢的生活,也在期待一个风雪夜归人。
我是一个在黑暗中大雪纷飞的人哪,你再不来,我要下雪了。
素有“文化之邦”、“诗书之乡”的南浔古镇,自然也不逞多让。
街巷肌理完整,河道纵横交错,私家大宅与江南园林相得益彰。白雪皑皑,水天一色,宛如一幅未干的水墨画,古朴宁静,禅意芬芳。
赏雪赏雪,如何当得一个赏字?赏字中间一张口,首先自然要先满足口腹之欢。
要上一坛黄酒,撒上些姜丝儿,加一点红糖温到热气袅袅,酒香满屋,边望着大雪纷飞,边浅斟低唱。
直喝到四肢百骸暖洋洋,这样一壶酒,慰风尘可足够?
江南点心,从来最雅致不过,光看这色彩造型就已是一种享受。
叫上几味点心,甜的咸的都有,在隆冬岁月享受舌尖触碰瞬间味蕾爆炸的喜悦,幸福就是如此简单。
若光说吃喝,未免落了俗套,江南自古乃名士风流之地,评弹、说唱,各色戏曲百家争艳。
围炉喝茶,静坐听曲,赏雪赏曲,好不风雅。音律婉转,雪也更加灵动、雅致,雪中、戏里、古时、现在,让人恍如大梦一场,置身仙境。
宋代诗人卢梅坡有诗曰:“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
江南自古乃名士风流聚集之地,怎会少了与雪有关的韵事?
他们看雪、听雪、咏雪、画雪、煮雪,缔造了很多美丽的故事,即使时光流转,却依然可见当年风采。
世说新语中有着这样一则故事: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
后人便以“咏絮之才”称赞女子的才华。
王徽之雪夜访友,留下“本乘兴而来,兴尽而返”的洒脱语句。
梅和雪是冬天最雅致的景物了, 孟浩然情怀旷达,常常踏雪寻梅。又有苦读之士囊萤映雪,求学之辈程门立雪,高雅之士敲竹听雪,留下了许多佳话。
林清玄散文《煮雪》一开始便讲了一个极浪漫的传说。
传说在北极的人因为天寒地冻,一开口说话就结成冰雪,对方听不见,只好回家慢慢地烤来听。
古人多喜欢用雪煮茶,雪的清新中和了茶的苦酽 ,茶的温度又让雪不至于太过沁凉,二者相得益彰,可不妙哉。
《红楼梦》中,妙玉招待黛玉、宝钗的体己茶就是雪水煮出来的,且喝茶时讲究“细品”而非“驴饮”。
古风歌曲《棠梨煎雪》中,与东邻女伴旧岁采得枝头细雪,今朝飘落胭脂梨叶,岁岁花藻檐下共将棠梨煎雪,自总角至你我某日辗转天边,又是多么纯真美好的闺蜜之情!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一切景语皆情语”,其实再美的风景,若没有合适的人陪伴,也难以赏出欢快的感情。
明代文学家张岱的《湖心亭看雪》堪称赏雪的不朽名作,“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这是何等寂寥的情愫啊!
在西方,初雪象征着初恋,象征着纯洁美好的爱情的到来,“昔去雪如花,今来花似雪,何时仗尔看南雪,尔与梅花两白头。”
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在大雪纷飞的天空下散步,走着走着就白了头。
江南初雪已至,雪后的江南又是那么美,快带着爱的人去看雪后江南吧!
这里天生就适合恋爱,而你,天生就适合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