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老家赶集,亲戚里居然有一个是夜骑开封回来探亲的。
那孩子在郑州上学,从星期五的下午骑行五六个小时,凌晨三点抵达开封,在人民公园的门口草地上倒头就睡,几个同学挤成一团,居然也抵御了初冬的寒冷,虽然睡的不踏实,但也算是得到了休整。
天亮了,每个人整了一顿鸡蛋灌饼就开始直冲清明上河园去了。狂玩一天后,从开封回到家,继续补觉。
![](https://img.haomeiwen.com/i24560611/f8c4696504bf2b25.png)
青春是美好的,但在这场“夜骑”我看来,这不过是恣意的盲从。
在夜骑的队伍里,学生们几乎整班出动,去过的和没去过的,都开进了大部队,他们为了找共享单车不惜坐地铁到处搜罗。小天就是这样从南四环坐车到郑州市区,仅仅是为了一辆小黄车!
从郑州东站开到开封的城市交通一次费用只需要18元,时间仅仅需要25分钟。而周五这天下午,小天对小黄车的找寻已经花费了2个小时,很多地铁站外面一眼望去都找不到一辆车,他和同学不得不继续换站打探。
他们是今年的新生,对郑州显然不那么熟悉,他们熟知的站点就是紫荆山站、二七广场站、人民公园站。而这些站都位于郑州市区中心位置,这其实对于他们向东骑行非常的不利,从郑州市区穿到郑州东郊就有20公里了。而网上流传的从郑州到开封不过50公里的言论,都是基于东三、四环的大概位置而定的。
当然了,小天和他的同学们,刚刚成年的青春男孩并不在乎这些,他们有的是勇气和力气去征服那多出来的距离,这个时候的开封,仿佛变成了“圣城”一样,他们不知道为什么要去,也不是非得去,但是不去,又去干什么呢?怎么在周一去跟其他同学吹嘘呢?
所以,交通工具必须是“共享单车”,路线必须是“郑州到开封”,这已经变成了一种执念,似乎没有去过,就不是大学生了,不参与就不是郑州的大学生!
在夜骑的途中,不乏很多流量族,开着直播摇旗呐喊。当然还有“正青春的中年专业骑行者”去感受“青春”,人潮汹涌中,“passion”就是标签。人潮加单车,其实走的很慢,太多的人流开始肆无忌惮的向机动车道侵占。哪怕身后就是汽车也毫不在意。
与此同时,交警为了学生的安全,拦下了开往金水东路、郑开大道的汽车,示意汽车掉头或者选择走其他路线,这,正常吗?
夜骑开封拿下,何如迎着朝阳出发?
这个事件的起源于几个贪吃的小女生,垂涎于开封小笼包的美味,从晚上七点出发,骑车3个小时,休息后一大早就吃上了开封的灌汤包。
而现在的事件经过发酵已然不是馋鬼的初衷了,这演变成为一种宣泄青春无悔、说走就走的行为艺术。相比与中年人的困顿,他们无疑是轻盈,而值得羡慕的。
在如此大规模的骑行浪潮中,最大的问题就是安全。
扎堆在任何时候对商业体的挤兑和过度使用都是磨损,果不其然,11月9日,郑州交警已经发布提示,郑开大道非机动车道禁止通行,三个共享单车平台联合声明,禁止将共享单车超区域使用。
这下小天这孩子可真的是夜骑的最后一波了,他自己还十分庆幸,幸亏自己是8号去的,但是马上他就烦恼了,本来打算请假2天在家休息的他,请假条被辅导员驳了回来,他不得不返回学校,接受周日晚上11月10日的全校大盘点。
夜骑开封拿下,何如迎着朝阳出发?
那灌汤的小笼包、早中晚都是会供应的,开封城也是随时欢迎游客的,只争朝夕的劲头,用在学业上,才会收益更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