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反复生病,妈妈们犹如惊弓之鸟,我也曾如此。
回想锅铲半岁到1岁半的那一年时间,每个月30天,25天都在生病。剩下的5天,也是伴随着偶尔的咳嗽,医生说他有发展成哮喘的迹象,所以我每天提心吊胆睡不好觉。 即便觉得自己已经很小心的照顾,也还是会生病。后来学习中医知识,才明白原来吃的不对,是病情反复的一个很大的原因。
病情反复,和病后一周的护理有很大关系。
有人认为生病好了就可以不用忌口了,只要不咳嗽了就可以嗨了,实际上只是邪气走了,但是经历了一场正邪交战的脾胃还处在虚弱中。
生病好了之后我是如何护理的呢?遵循以下几点原则。
不急于补充营养:各种丰富的饭菜,因为孩子经历生病之后,脾胃还在逐渐的恢复中。
打个比方,腿受伤恢复之后,能不能马上开始像以前一样做剧烈的运动? 肯定是不可以的,需要循序渐进。同理,生病之后,我们的脾胃脏腑也一样无法接受那么多的丰富食物。
病后第一天要再吃一天病号饭。(稀饭,小面汤为主)
如果孩子能吃能睡各方面都很好,第二天根据情况可以少量吃一些平常的饭菜,比如平时吃米饭,病后第二天可以吃半碗粥,半碗饭。或者可以适当给点面条或者馒头,吃后观察。
注意南北方饮食习惯的差异。有些南方人不适合多吃面,这个需要个人观察而定。
病后的每一天都要严格观察大便睡眠,如果有反复那就小心的调整一下,不要等到病情反复再干预,脾胃受不了那个折腾。大人心里越是着急喂营养,孩子越是不容易好,甚至会越容易积食。
病后五天,对于肉蛋消化的还不错的孩子,我建议把肉食放在中午,而且量不能多,这个需要根据孩子的年龄和平时饮食习惯来定。如果一直吃的很素,我建议不要添加太多肉,如果孩子很馋肉,那可以吃,但是不能吃太多,而且需要咀嚼充分再吞食,或者改变食物的性状利于消化吸收,比如把肉打成肉沫做成肉圆子,先一次四分之一,或者半个,观察大便睡眠,觉得OK再循序渐进的添加。
大的规则就是谨慎前行。
尽可能的多一些运动量,尤其是户外。如果户外条件很差,比如刮风下雨的,那么可以在家里和孩子互动做一些亲子游戏,消耗孩子的精力,这样不仅吃的东西容易消化,晚上也可以睡得更香。借用现在妈妈们的一句话,电量不放完,不好睡觉。
给予孩子的情绪能量环境。有的孩子生病恢复之后,性格会变得有点不一样,比如粘大人,或者爱发脾气,这个时候需要家长好好的引导和帮助,耐心,温柔而坚定。对于不能违背的原则问题可以温柔的坚持,接受孩子的哭泣和情绪,然后安慰他,孩子也可以感受到妈妈的底线和爱。 明白妈妈爱我,但是这个是不能做的。比如不在饭桌前好好吃饭,要一边看电视一边吃,一边玩儿一边吃。尽量给孩子营造一个宽松的自由的有原则的成长环境。
不管哪种情况,请一定遵循反馈式喂养的法则。 每天观察孩子的吃喝拉撒睡情况,如果出现异常,那么回想下今天孩子的日常情况,如果是在幼儿园,可以关心下幼儿园的情况,采取对应的处理。 但是不管什么办法,都需要我们做好观察,又不纠结,然后你会发现孩子就在这样的护理中,慢慢好了起来,生病的次数越来越少,体质越来越好,慢慢你也可以淡定了。
如此,才能练就真正的“散养娃”。
有没有一个一劳永逸的办法,或者良方,让自己和孩子永远不积食? 答案是:没有。
就像你感冒好了,没有人可以保证你永远不再感冒一样。 生病是每个人都会遇到的,来了,接受就好。同样,积食再来了,接受就好。接受他生病,去观察自己在他生病时焦虑的心情,告诉自己,接纳它,勇敢的和孩子一起战胜它。 孩子会在这样一次次的打boss中,长大强壮。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