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的圣人有中国儒家的孔子,道家的老子,有古印度佛家的释迦摩尼,西方的圣人有古希腊的苏格拉底,基督教的耶稣......
这些圣人现在受万民摩拜,他们的有生之年却受尽了磨难,这份苦不是大部分人能承受的,其一是意愿其二是资质,今天我们谈谈释迦摩尼。
![](https://img.haomeiwen.com/i9688683/bf5ee606957084d6.jpeg)
释迦摩尼,古印度迦毗罗卫国人,就是现在的尼泊尔。当时古印度施行严格的种姓制度,四大种姓依次是婆罗门(主管意识形态)、刹帝利(主管军政)、吠舍(从事商业、手工业)、首陀罗(相当于普通的工农大众),最下面还有一个贱民阶层,意思是“不可接触者”。
![](https://img.haomeiwen.com/i9688683/5fbd7ad6c97eb52e.jpg)
释迦摩尼作为释迦国的王子,绝对的统治阶层,从小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加之其父净饭王爱子心切,同时为了粉饰其治下的王国,净饭王把最底层的一群人隔离在了一座叫新城的地方,可以说那里就是佛教地狱的原型。释迦摩尼在中央之城生活了19年,就在释迦摩尼19岁时,释迦摩尼决定走出去,看看释迦国的国土,他从王城的东西南北四门出发进行了四次出行,所到之处看到了无数生老病死的民生之苦,这里的人民在饥饿、疾病、劳苦、贫困之中挣扎,最后新城的景象成了压倒释迦摩尼内心防线的最后一根稻草。对于这种阶层差别所带来的福利的天壤之别,婆罗门教们把它解释为前世的造化神的安排,但是作为在精英环境里长大的释迦摩尼,他明白大多数人的苦难除了受限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外,最主要的也是负总责的原因是精英们吃占的太多了,于是释迦摩尼有了出家苦修的念头,这一念只到十年后才得以实行,这一年释迦摩尼29岁。
![](https://img.haomeiwen.com/i9688683/191d19e29b0d3a2f.jpeg)
经过6年苦修,释迦摩尼得道,此后讲法45年,终成佛门教主,现在受世界万民摩拜。但是其中的能量是现在绝大部分人承受不起的重,从主观上要断除一切世俗的荣华富贵、食色安逸......客观上会带来父母的伤心,妻子的孤寂,臣民的茫然......这些都会把一个个虚弱的人们压垮,所以前方高能切莫模仿。
![](https://img.haomeiwen.com/i9688683/04a30fffeba7579f.jpg)
回到文章开头圣人的话题,阳明先生讲“人人皆可为圣贤”,成为圣贤是结果,其过程要耗散无穷的能量,所以各位在效仿的过程中尽量具备历史唯物的意识,量力而行、小步快跑,渐进的成为最好的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