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孟子“四圣人”论

孟子“四圣人”论

作者: Hello清浅时光 | 来源:发表于2022-08-19 18:16 被阅读0次

孟子曰:“伯夷,圣之清者也。伊尹,圣之任者也。柳下惠,圣之和者也。孔子,圣之时者也。”

伯夷是清高的圣人,一定要有尧舜之君,他才出来做官。他是眼睛里一点点沙子都容不下的人,武王伐纣,他认为以下犯上,以臣伐君,竟然不食周粟,饿死在首阳山,成了中国历史上清高圣洁、不愿妥协的原型人物。

伊尹是以天下为己任的圣人,他是治世也进取,乱世也进取。他说:“上天生养这些百姓,就是要让先知来启蒙后知,先觉来觉悟后觉。我,就是先知先觉之人,我就要用这天道,来知觉天下之民!”在伊尹的心目中,如果天下还有一个男子,或者一个女子,流离失所,没有沾润上尧舜之德之政的好处,那他就觉得是自己把人家推进沟里去的。他就是这样以天下为己任的。

柳下惠是和光同尘的圣人,遇到卑污的君王,他委身侍奉,也不以为耻。不管给他多么小的官位,他也不觉得委屈自己,有点官职,他就干事。他不在乎谁是领导,也不在乎官位有多小,他不愿意隐藏自己的才能。跟谁在一起混,他无所谓,不怕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他说:“你是你,我是我,你就算赤身裸体站我旁边,又怎么能沾染我呢?”相较之下,伯夷则完全是另一个极端,人家跟他站在一起说话,如果帽子没戴正,他都斜着眼睛看,觉得耻于跟人家站在一起。

孔子是顺应时势的圣人,可以退而自处,也可以进而出仕,无可无不可。

比较一下:

伯夷是条件不具备,就绝不干事,绝不参与,所以在周武王治下他都不参与,不食周粟,饿死在首阳山。

伊尹是一定要参与,而且一定要主导,所以他能把国君软禁三年,等国君悔过改正了,再奉还大政于他。

柳下惠也是一定要参与,一定要干事,到了死乞白赖的地步,能干多少就干多少,就算当一个村主任,至少我也可以保护一个村的村民。

孔子是可进可退,可以干,也可以不干,一切看情况而定。

相关文章

  • 孟子“四圣人”论

    孟子曰:“伯夷,圣之清者也。伊尹,圣之任者也。柳下惠,圣之和者也。孔子,圣之时者也。” 伯夷是清高的圣人,一定要有...

  • #华与华书房#华杉注四书《孟子》【206】

    形色论。 【孟子曰:“形色,天性也。惟圣人然后可以践形。”】 形,是身体、形体,色,是形体的运用,脸上的神色,四肢...

  • #华与华书房#华杉注四书《孟子》【38】

    【圣人论之二】以圣人标准论周公、管仲、孔子、孟子、颜渊、王阳明、曾国藩。 【“昔者窃闻之:子夏、子游、子张,皆有圣...

  • 《海说孟子》修订版105:附文(2)

    ——回顾孟子的“性善论”和“仁义说” 1、圣人,与我同类者。——《告子上》 孟子主张人无分贵贱,在人格上都是平等的...

  • 《王阳明:一切心法》下册的书摘

    我们所有的人生来都是圣人。阳明心学之所以振奋人心,与这个命题的关系最大。 孟子的“四端论”...人有四种与生俱来的...

  • 0940《纸言.片羽》

    《孟子》记载,孟子眼中有四位圣人,分别是伯夷,伊尹,柳下惠和孔子。孟子对孔子的评价是“圣之时者也”。 “时”,古人...

  • 读通鉴(八)孟子论圣人之过

    燕国内乱而齐国伐之,这件事在《孟子》中也有记载。这个故事是紧接着上一个故事。燕国因为上演禅让的闹剧而内乱,最后被齐...

  • 形色与 天性

    《孟子》原文 孟子曰:“形色,天性也,惟圣人然后可以践形。” 译文 孟子说:“人的形体容貌是天生的,只有圣人可以完...

  • 经典会读——《孟子》万章章节下

    2016.10.23于专教读 2016.10.29写于玉泉 1:四类圣人 万章下的第一部分,孟子介绍了四类圣人,针...

  • 《读论语孟子法》

    程子曰:“学者当以论语孟子为本。论语孟子既治,则六经可不治而明矣。读书者当观圣人所以作经之意,与圣人所以用心,圣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孟子“四圣人”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pvug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