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慢脾气的同名公众号。
朋友最近很烦恼婆婆带娃的方式。
一般奶奶疼爱孙子的方式都无迹可寻,反而是天天命令式的与孩子交流。
现在孩子小学二年级,与家长交流就是条件反射似的作对,虽然如果不说,自己就会做的事情,也会在交流中全盘否定。
朋友痛苦的说,简直不能平和的心态和孩子说话了。
这很像大多数家长的作风—打压式育儿。
记得很早的一件事:商场里一位妈妈与孩子闹矛盾,爸爸在其中劝和。妈妈很烦躁的说,你让他给我道歉!
本来已经平静下来的孩子立马暴躁起来,又哭又闹满地打滚。
本是一句话的说话方式,若真只是为了出口气,与站在孩子角度考虑问题,效果是不一样的。
其实,孩子的感知能力的发展,是快于语言和动作的。婴儿时期,他们就会“察言观色”,如果陪伴的人不开心,多半会影响孩子的心情。而在三岁后,自尊心已经形成,更是各种心情感知的小“雷达”。虽然当时不会有多大的反应,但久而久之,多年后的青春期,或多或少会暴露一些之前的状态,并且更加敏感,或暴躁或自卑,从而影响健全性格的形成。
现代社会,人们背负着不同的包袱,负重而行。但还是觉得在人生最幸福的时刻,可以尽情享受成长,而不要被过早的背负焦虑、狂躁、自卑……
自勉。
慢脾气原创,任意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