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评价《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读了《史记》中的一些人物列传,不禁被那些谋士精彩绝伦的辩驳所倾倒,丝丝入扣的说理,严密谨慎的逻辑,凭三寸不烂之舌,走出一片远大前程。
然而烈火烹油,花团锦簇,未必是好事。那些声名显赫的谋士最后都落得惨淡下场。
我们先来看看身为皇亲国戚的战国四公子
除了赵国的赵胜是寿终正寝,其他三人的结局都是令人唏嘘。
齐国的孟尝君受人嫉恨,向齐湣王告发:“孟尝君将为乱。”幸得魏子等人上书并自刭力证,湣王乃追查,无此事,复召。孟尝君心灰意冷谢病归老于封地薛。
魏公子信陵君因秦国使了反间计,被魏王猜忌,意兴阑珊,夜夜笙歌酗酒,抱病而亡。
此二人的遭遇,真是应验了伴君如伴虎,君心难测,君意不可揣测。
高处不胜寒,当君王的感到地位受到威胁,身为人臣的地位自然岌岌可危。
楚国的春申君则是阴沟里翻船,最后死在了小人李园的手里,身首异处。
春申君智商情商双高,却被一个小小门客算计,只能感叹黄歇当断不断,反受其乱。他不懂人性,高估自己,低估他人。
再看那些为各诸侯立下汗马功劳的谋臣将士
苏秦,曾持六国相印,合众抗秦,令秦兵不敢闯函谷关十五年。
后来他潜伏齐国做燕的间谍,深受齐王重用。齐国众大夫因争宠派人刺杀苏秦,苏秦重伤未死。将死时,要求齐王以“帮助燕国在齐国从事反间活动”为名,将他车裂于市,并悬赏行刺之人以使贼人出现。齐王照计行事,诛杀了凶手。
李康的《运命论》:“故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
所以曾国藩说:“利不可独,谋不可众。”人的本性就是如此,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秦国的谋臣张仪,为秦国王周旋于各国,最后破坏了合纵。他也因此被秦王封为武信君。秦惠文王死后,因为即位的秦武王厌弃张仪,张仪出逃魏国,并出任魏相,一年后去世。
张仪也是因为受到同僚的嫉妒和排挤,得秦王信任,却未与太子交好。好在他能审时度势,及时为自己找到退路。虽晚景凄凉,幸好能全身而退。
商鞅,在秦孝公时代变革,使秦国走上了繁荣富强的道路,为日后秦国统一奠定了基础。但正是因为改革,商鞅得罪了当时的太子,日后太子登基,以商鞅造反为由头将其车裂,并灭其家族。
可叹!商鞅为老秦家鞠躬尽瘁,最后落得如此田地。在我看来秦惠文王杀商鞅并不完全是泄私愤,更多的是平息旧贵族心中的怨气,以此在登基之初拉拢人心,稳固自己的政权。
看到这里,我忍不住去想:秦穆公明知太子怀恨在心,为何不留一道密旨来保护商鞅呢?或许所谓的君对臣的再多看重不过尔尔。又或者秦穆公未死,商鞅若有一天触犯了龙颜亦会遭不测。
斯人已逝,一切揣测也枉然,其中各种只留后人深思。
李斯秦国宰相,助嬴政吞并六国,统一天下。秦始皇死后,李斯与赵高合谋,伪造遗诏,迫令始皇长子扶苏自杀,立少子胡亥为二世皇帝 。后为赵高所忌,于秦二世二年(前208年)被腰斩于咸阳闹市,并夷三族 。
这真应了:“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他就是挖了个坑把自己埋了。他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与赵高这种奸佞小人狼狈为奸,注定是无言的结局。
也许过份算计,枉送了卿卿性命。不知李斯受刑之日心中何所思,何所感?
掩卷长叹:战国谋臣饱读诗书,怀揣满腹经纶,周旋各国诸侯,一番游说抵千军万马。最后能全身而退者寥寥。
官场深似海,一入官场,便身不由己,容易被繁花似锦迷了双眼,忘了初心。
不由感慨万千,也许急流勇退需要的不仅是智慧,更需要气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