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钟书在围城中写到:婚姻,就像围城,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成长何妨不是如此,小时候想着长大,长大了,又想着为什么世界不能像小时候一样?
小时候,脑海里没有风花雪月,眼中没有星辰大海,胸中也没有万般丘壑。有的只是对生活单纯的热爱,所以更能观察到生活的细致美好。我们会在阳光明媚、百花盛开的春天捉蝴蝶;我们会在绿草茵茵、天空蔚蓝的夏天捉知了;我们会在落叶翩翩、麦浪滚滚的秋天拾落叶,再在万物寂寥的冬天等候一场雪。后来大多数时候看见的美好与浪漫都来源于文字华丽辞藻堆砌,一眼便感慨万千,仿佛道出了自己的心声,仿佛述说了一段美好的情节。再看便索然无味。用手触摸的才是真切的,亲身感受的才是深刻的。就像小时候蝴蝶的翅膀在记忆里扑扇了许多年,随着阳光闪着金粉。
多想像小时候一样,重新拥有单纯的快乐还有对未来满满的期望。那时候相信“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道理沉迷读书。小时候黄色灯光是标配。《飘》是在昏暗的路灯下读完的。暗暗的灯光磨灭了眼中的光亮,为我多年后眼睛近视打下基础。看见烤红薯就想起来有年冬天我一边吃着红薯干一边看完了《平凡的世界》,也是因此对红薯有种特别的情愫。书中记者田晓霞为救落水儿童不幸溺亡在我心中树立了最初的英雄印象,并因此埋下了我的记者梦。白驹过隙,碎片化阅读干扰了读书的静心。读书的次数还没读公众号的时候多了;写作水平一般,拯救别人的想法归于自不量力,于是我审时度势,记者梦改为考古梦。
更想像小时候一样,没有焦虑,没有顾虑。寒假朋友打来电话:“一起考驾照啊,咱同学都在考呢,有的都考完了!”过年亲戚发来问候:嗯!考上大学啦!考个研就更好了!什么?不想考?哎--我给你说啊……”平时同学开始提示:“明年就可以考四六级了,朋友们卷起来啊!看你平翘舌有点不分啊,明年考普通话你不着急?作为一个较佛系的人,听着简直头大。多想像小时候那样,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放学就是诗与远方。写完作业什么都不用想,只怕太阳很快落山,只怕伙伴被喊回家吃饭。那时候不为内卷秃头,不为感情emo,不为期末考发愁。《岳阳楼记》中刻画了两种心情,心情好时,“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心情有偏差时则是“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幼时不懂,后来才懂其中的奥妙,才知道为何相同景色,却已换了心境。
年轮,一圈一圈,刻画时间,原来,每个起点也是脚步的终点,像鱼儿,游过世界,只为回到,童年。我多想有些时候,能像小时候一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