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历史的天空
如果抛开《三国演义》,历史上真实的周瑜,到底又是怎样的?

如果抛开《三国演义》,历史上真实的周瑜,到底又是怎样的?

作者: 云深不知错 | 来源:发表于2018-10-19 11:30 被阅读5次

    ​《三国演义》作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因着它的家喻户晓,其中的人物角色及其故事也是很为人津津乐道,无论是“草船借箭”,又或者“空城计”,等等。而其中最让人印象深刻的莫过于有关三国两大谋士诸葛亮和周瑜的“即生瑜,何生亮”的高下之争,其中诸葛亮三气周瑜的故事更是随着诸葛亮取笑周瑜“赔了夫人又折兵”的名言而广为流传。久而久之,周瑜不及诸葛亮聪明,而且为人气量狭小,几乎已成了人们的普遍认知。

    周瑜在历史上是确有其人的,对于整个三国时代的历史来说他也是举足轻重的,可是有关他的评价,事实就真的如小说《三国演义》中所形容的吗?

    有首词想必很多人都熟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这是由北宋的大文豪苏轼所写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是苏轼在游览赤壁旧迹时有感而发,在这首词中我们可以读出苏轼在遥想当年赤壁之战的恢弘场景时,心中对于三国周郎(即周瑜)的无限赞美和神往。

    苏轼是比《三国演义》的创作者罗贯中更早也更接近周瑜所处时代的历史人物,所以他不曾受过《三国演义》小说的影响,他对周瑜的认知皆来自于他自己从史籍记载中的发现。苏轼也是终整个宋朝及至当今影响深远的文人,无论是他的才华还是品格,都是让人敬仰和学习的榜样。套用我们常说的一句俗语:物以类聚,人以群分,那么反推一下:让一个历史上如此杰出的人物也如此欣赏甚至敬仰神往的人,其人必定也是一个非常杰出的人。

    事实上在三国时期,周瑜确实是非常杰出的。周瑜与孙策从小一起长大,孙母视其如子,他与孙策更同时娶了三国名士乔公之女大乔、小乔二姐妹为夫人,关系亲近更添一层,所以他一生都为吴国效力,在为吴国的的成长壮大中立下了不少汗马功劳。而自孙策被刺身亡之后,也是他一路地陪着吴氏政权新的继承者孙权(孙策的弟弟)发展巩固了吴国的势力;在决定三国鼎立的关键一战“赤壁之战”中,周瑜更是功不可没。

    在《三国演义》的描述中,人们的印象是这场战争是由诸葛亮唱主角的,几乎是他决定了这场战争的胜负。但在史籍资料关于这场战争的记述中,诸葛亮的身影仅限于出现在游说孙权联合刘备抵抗曹军之初,其后的战争策划及战场主导则是全权由周瑜负责的。即便在游说孙权的过程中,虽然诸葛亮凭着他的三寸之舌确实说得孙权有联合之意,但最终让孙权下定决心与刘备联合抗曹的人还是周瑜,是他拍着胸脯向孙权保证此战必胜才最终彻底打消孙权的疑虑的。

    此时的诸葛亮应该才刚走上历史的舞台不久,还只是个配角;而周瑜早已在当时的政治局势中奠定了属于他的历史辉煌,因此他们根本还没有到可以相提并论的时候。

    很不幸地,周瑜确实英年早逝,在36岁的盛年就去世了,时间约在赤壁之战两年后。周瑜不只是个在军事政治上很有谋略的人,在文化艺术上也是个很有见地的人,以致还有了“曲有误,周郎顾”这样的美丽传说,这大概真应了那句“慧及必伤”。

    而因着周瑜的过早去世,他们两人也未来得及在实力上真正的一较高下,甚至“即生瑜,何生亮”的说法都无法成立。因此,如果抛开《三国演义》的影响,历史上的周瑜其实是很值得人敬仰神往的,恰如苏轼词中所言“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是一个风度翩翩、气质优雅,决胜千里之外的杰出人物。

    所以,周瑜和诸葛亮,虽然都是三国时代重要的历史人物,但并不是如传言所说“即生瑜,何生亮”般的水火不融的。周瑜比诸葛亮大了6岁,又年纪轻轻即为吴氏政权效力,因此在诸葛亮被刘备请出相助刘氏政权之时,周瑜早已在这个时代里混得风生水起,诸葛亮的存在对于他来说根本还起不到任何的威胁作用,他又何须因此则怀恨在心并让自己嫉恨成疾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如果抛开《三国演义》,历史上真实的周瑜,到底又是怎样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kryz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