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人,包括最初的我,总是习惯把断舍离的理念误解为一味的扔东西,可是越到后来就会越发现,其实扔东西只是一种方式,是整理的前提,也是减法生活、还原本色的开始!
你误解了断舍离呀!去年初秋,我和身边的人谈起整理的时候,我唯一灌输的思想就是扔东西,我总会觉得,只要他们扔掉了身边不需要的东西,就会不言而喻的体会到那种扔掉后的畅快感,和感受到自己与内心的链接感,甚至我自己有很长时间都掉进了扔东西的执念里,所以我有意无意的就把断舍离同扔扔扔的思想混为一谈。
我姐是一个爱穿高跟鞋的女人,她的鞋柜里,大部分都是各种各样的高跟鞋,“不见其人,先闻其声” 可以形容她穿高跟鞋时候的样子。
由于我长时间的煽动和渲染,有一天,回家的以后,她把家里所有平跟鞋一双不留的全部扔掉了,我以为她能像我一样,开启扔东西模式,没想到不久以后,她的二宝悄悄的来到了她的生命里,当她从高跟鞋走回平底鞋的同时,我便成了家人间的笑谈了......
你误解了断舍离呀!看来,我得重整思路,开展新一轮的整理大业。也许我该给小伙伴们一个完美的解释!
断舍离究竟是什么呢?
断=断绝想要进入自己家的不需要的东西
舍=舍弃家里到处泛滥的破烂儿
离=脱离对物品的执念,处于游刃有余的自在的空间
你误解了断舍离呀!断舍离不是让大家不分青红皂白的扔东西,而是有效的利用资源回收,断舍离最终的目标是,必要的时间,必要的地点,必要的限度。所以对那些你用不上,别人能用得上的东西,不妨就把他们转送给能好好用他们的朋友或是送去二手店等等。
断舍离是以自我为轴心,时间轴永远是当下,去判断物品和自己的关系,比如说,“我要用,所以它很必要”。 而“这个东西,以后有可能用得到......”,这是把物品当做了主角。
你误解了断舍离呀!你的不需要,并不代表是抛弃
有很多人仍不掉的原因是负罪感,转念,你把不需要的衣物放在小区的回收箱里,不管他是卖掉还是捐赠,和在你的衣柜里不被需要相比,那些衣物都做到了物尽其用,体现了它们本该有的价值。
那天早晨,无意中看见一个阿姨正在挑捡垃圾桶旁她需要的东西,那一瞬间,我不知道可不可以理解为,把自己不需要的东西放在垃圾桶旁,是放它们到需要它们的地方去,是放下自己对拥有物品的执念。
不管是送人或者是扔掉,让物品循环到需要他们的地方去,就是一件美好的事情!
你误解了断舍离呀!通过物品锻炼自己的选择力。我们会重新审视自己与物品的关系, 从关注物品转换为关注自我。
我们通过整理身边这些物品,让自己的住所变成一个怦然心动的自在空间,而不只是住所而已。
你误解了断舍离呀!从加法生活转向减法生活很重要,
并不是心灵改变了行动,
而是行动带来了心灵的变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