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有的放矢,关键点流程化处理
记忆的网状性结构,可以让我们预见它的节点和片段,一个个相邻的片段构成了一段段记忆。
当我们把相邻点作为关键点提取出来,会发生什么呢?对,他可以被轻易提取出来。
当然,人的经历不断在变化,那么相关记忆就会自动变化更新。这样既可以确保合乎情理,又可以便于人脑整理归纳,方便需要时被提取。
比如,当我第一次带着孩子准备乘坐飞机和以后乘机的关键节点次序几乎差不多。无非是咨询购票、登机当日提前等待、取票托运安检至安全登机。
但是,如果情况发生变化,我现在一个人带两个孩子(一个儿童另一个小婴儿),那我就要重点关注在咨询购票这个环节。通常需要和航空公司确认a我一个人是否可以带两个孩子b需要的相关证件是什么。
当然,随着乘机次数的增加,在对乘机出行各环节的把握上就会注重细节化处理,与此同时也更加具有灵活可实操性。
②唤醒记忆的条件
我们知道记忆本身并不会消失,而只是沉睡状态。当有了合适的状态就可以被唤醒。
这样看来,和数量巨大的记忆输入相比,记忆的输出实在是太少。即,在任意的时间,我们却只能提取当下某时刻与既定线索有关的记忆部分。
比如我们常说的似曾相识。有相关实验表明,比起老年人,年轻人更容易对事物产生上述感觉。因为他们对新事物的印象会很深,一旦遇到相似的场景,之前的记忆就会被唤醒(突然蹦出来),让人感觉这事儿好像发生过。
啊哈!如果不懂相关原理,有没有人会觉得是自己灵魂出窍了呢?
③记忆提取练习
大脑也属于人体器官的一部分,那么,和身体训练一样,大脑也需要被训练。嗯哼,不用则废哦!
与此同时,我们明白一个基本常识,量变产生质变。只有在大量练习的基础上才可以较大程度上增大记忆提取的准确性概率。
实际的实况瞬息万变,当突发状况来临,我们也才有足够的闲余灵活应对。
以我全职妈妈为例,我现在可以写点东西,也是建立在熟练掌握带孩子技能并可以随意提取的基础上的。
④刻意交替学习训练敏感性
相比于重复单调的内容,我们的大脑显然更喜欢新鲜感的东西。但如果没有有意识的刻意学习,那我们很可能变成了俗称的三脚猫。
这里并非贬损意,只是考虑到一个人生命有限,为了效率,那么需要分工的专业度。
说到专业分工,那么就需要刻意学习。显然交替学习比单一重复性学习让大脑更有新鲜感,这样更容易记住。
交替学习还有一个好处,比如交叉学科之间可能还会有知识贯通哦!
不过,这个交替学习的数量是不是有要求呢?对我来说,单次三是个比较合适的数。
⑤无处不学习
现在流行的终身化学习理念,我的理解就是生活处处皆学问。
而宋代大儒朱熹可是先驱哦,他早就提出:“无一事而不学,无一时而不学,无一
处而不学,成功之路也。”
融入生活的学习,这样生活也变得好玩有趣不是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