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中华上下五千年 - 伯夷、叔齐宁死不食周粟

中华上下五千年 - 伯夷、叔齐宁死不食周粟

作者: Wuhan滴卡卡 | 来源:发表于2020-06-27 22:34 被阅读0次

商周时期孤竹国有两个王子伯夷和叔齐,他们是孤竹国国君的长子和三子,孤竹国君去世,叔齐觉得伯夷为长兄,按照礼法王位应该由他来继承,但是伯夷推让不肯,便逃出了孤竹国。叔齐也不肯当国君,而且也于不久后逃走了,好在孤竹国君还有个二儿子,百姓就推举他当了国君。出逃的伯夷和叔齐在渤海之滨相遇,他们听说西方的周部族强盛起来,于是跋山涉水来到周族的领地岐山。周武王听说来了两位贤才,派周公姬旦前去迎接,周公允诺他们能得到与才华相称的待遇。兄弟二人觉得这并不是自己理想中的仁道,因此对投奔西周非常失望。后来周武王率领大军,浩浩荡荡奔袭商纣,他们二人用身体挡在武王的马前,军师姜尚制止了。周武王的大军与商纣王临时组织的奴隶军大战于牧野。商纣王众叛亲离,奴隶兵不愿为其卖命,纷纷阵前倒戈。周武王灭商后,建立了周朝。但是伯夷、叔齐觉得,周趁着商朝政局混乱,靠军队的力量征伐杀戮,虽然商纣残暴,但这种做法夺取天下实在是太可耻了。伯夷、叔齐耻于在周朝为民,发誓再不吃周朝的粮食。两人互相搀扶着来到首阳山上隐居,靠采山上的野菜为食。他们遇见一位妇人,那妇人说:“这些野菜也是周朝的呀,你们为什么还吃?”他们觉得这妇人说得很对,于是决定连野菜也不吃了。不久,他们就饿死在了首阳山上。伯夷、叔齐让国,宁死不食周粟的行为得到了孔子的大力推崇。孔子称伯夷和叔齐为“古之贤人也”。

相关文章

  • 2022-09-10 叩马而谏,不食周粟的伯夷叔齐

    叩马而谏,不食周粟的伯夷叔齐 叩马而谏,不食周粟这两个成语称颂的都是商朝遗民伯夷叔齐。其故事见于太史公司马迁的《史...

  • 成语故事:【不食周粟】

    【不食周粟】不食周粟,出自《史记·伯夷列传》:“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

  • 《伯夷列传》

    《伯夷列传》是伯夷和叔齐的合传,冠《史记》列传之首。文章记叙了伯夷和叔齐让国不贪以及他二人不食周粟、饿死于首阳山的...

  • 中国历史上最有傲骨的十个人

    转发:红尘是俗唯才斯盛 十,伯夷、叔齐不食周粟: 伯夷、叔齐都是殷代孤竹国国君之子。国君死后,兄弟二人互相推让,谁...

  • 中华上下五千年 - 伯夷、叔齐宁死不食周粟

    商周时期孤竹国有两个王子伯夷和叔齐,他们是孤竹国国君的长子和三子,孤竹国君去世,叔齐觉得伯夷为长兄,按照礼法王位应...

  • 读书-史记-伯夷管晏列传

    记叙了伯夷、叔齐、管仲和晏婴的生平,其中,尤其伯夷叔齐的宁死而不入污浊世俗让人印象深刻,一则这是一种理想,个...

  • 为什么热衷抵制日货

    一、历史上,伯夷不食周粟,投靠周文王,周武王起兵造反,伯夷苏祁采薇而食,最后饿死。 典故:1、【伯夷、叔齐是商末孤...

  • 糟糕的作业

    求仁得仁出自《论语》,是孔子感叹伯夷、叔齐宁死不食周粟,结果双双饿死在首阳山的人生境界,他们知道自己的结局,还是义...

  • 《伯夷叔齐》阅读理解

    伯夷叔齐 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父欲立叔齐,及父卒,叔齐让伯夷。伯夷曰:“父命也。”遂逃去。叔齐亦不肯立而逃...

  • 狂狷

    谦者值得赞美,狂狷者未必受到谴责。昔日无论是宁死不食周粟的伯夷叔齐,还是越名教而任自然的嵇康阮籍,他们说着“我辈岂...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中华上下五千年 - 伯夷、叔齐宁死不食周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kyuf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