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力?你也会和我一样想我现在离暴力很远了吧?暴力是战争、打架、破口大骂……那么是不是就这些呢?

今天读了这本书感觉,自己和周边的人无疑都活着暴力中!
听听以下这些:
老公对老婆:“就你事多,你到底能不能快点啊!”
老婆对老公:“喝,喝,就知道喝,你喝死算了!”
老师对学生:“你笨死了,我怎么才能教会你呢!”
上级对下级:“你一天到晚迟到,是不是要我送你一个闹钟?”
这些话在你生活中听到过吧?这就是暴力沟通啊!
我们不是生来就是圣人,在生气时我们自然地就会埋怨、批评、指责、挖苦、嘲笑他人,有时候我们甚至将这些作为“勇敢”的标签!
但你会发现如果这样,自己越发的烦躁,发泄,自己的生活越来越乱,自己给生活搞砸了还到处去委屈!
生活中你会这样陷入僵局吧?这就是暴力沟通!
那什么是非暴力沟通呢?
非暴力沟通的核心是当一个人受伤的时候,都是因为你们某一个需求没得到满足。
我个人理解,用同理心和对方聊天,不受情绪所控制来找到或者让对方说出他的需求!目的不在于能不能给对方解决需求,而在于沟通的方式使形式气氛缓和下来!
有情绪的自己和犯错的人沟通
第一步,表达时候一定要说出感受,而不是发泄情绪。
如:对很晚回家的老公说:“你还回来,怎么不死在外面。”这就是发泄情绪没有讲出你此刻内心的感受。
第二你要讲出感受,寻找需求,而不是发泄情绪,因情绪是双刃剑。
和情绪激动的人谈
1,和情绪激动的对方聊,尽量用问句找到对方的需求。
2,同理心讲出对方此刻内心的情绪和真实的感受。不要有任何评判。对方会情绪好转!
那非暴力沟通具体方法
1:说出事实
事实是最不容易对方反感的东西!只说出观察的事实,不要加自己的感情评判观点,或带有标签!
例如,你每天都11点后回家,身上都有酒味。
例如我看了最近出勤表?你一周迟到三次,区分观察事实和评论(观点),再讲话容易让人接受!
第二句话:讲出你的感受
你这样,我觉得很伤心或者失落。
第三句:讲出为什么
因为我希望我们的家像一个家。而不像一个旅馆,大家能在一起吃饭,聊聊天,有一个像家的感觉。
第四步,讲出一个轻易明确具体的要求。
我希望一个星期有三天,8点以后回来,咱们一起吃顿饭。
现在很多人不会提具体要求。
如:你要对我好一点。你要好好做饭。
怎么说才是具体要求。
如,我想让你每周给我送一束花,带我看场电影,三天回来陪我。这是对我好一点的具体要求。
还如,每周三个晚上两荤一素,每天一顿三个菜以上。这是你好好做饭的具体要求。
造成暴力沟通的原因,来尽量避免吧!
一:容易道德评判
尤其是对没有过深关系的人!会把道德这个帽子和硬生生的扣上标签。
说“,你不尊重我,你这人没有修养,缺德,潮种”
顾虑情面好听一点说你有点“二儿”,甚至用人渣来批评,评判,指责,埋怨,挖苦,对方的语言或者行为,来给予道德评判!
如:你从来不关心我,你总是欺负我,你没有修养……
想想这遇上火药味浓的或者或者烦躁的主不得一点就炸啊!
这些一旦用道德评判来沟通那一定是非暴力沟通。
二:容易做比较
这是我最容易犯错节点,容易说,你看人家谁谁做事情比你强,看你……,或者训儿子人家谁谁这次考了多少分,全班排名第一,看你……叽里呱啦的说的老公无语反抗,儿子不反驳的溜进自己房间,其实这样他会更容易叛逆!
经常这样引起家庭气氛紧张,都不开心!自己还挺委屈,满肚子都是道理!看了这本书知道自己是暴力沟通的战败方!
三:逃避责任
这个逃避责任的话我想很多人包括我都常说的话。
例如说孩子,你喜不喜欢都{不得不}学习!没有知识长大咋办?这里没把孩子都看成实施行动的主人,没有话语权!
说老公,你对孩子不管不问,你{让我伤透心}啦!
这些{不得不}和{你让我}显然把自己处于被动方,有种被迫自己说不算的信息传达,没有自主权,言外之意对自己言行,思想不受自己支配了来回避责任!
你听到这回避自己责任的话,是不是很生气。
但如果把我{不得不}做饭。改成{我选择}不做饭了。
或者都能够用这个“我观察到……我感觉……是因为……我请求……”,心里的怒火是不是燃不起来?
其实这时应该是在情感上抚慰本事焦躁的他!
四:强人所难,威胁人!
这条就是像我们威胁孩子。
“你不听你话,不要你拉!”
“你考不好,就不要回来见我”!
“你开工资,赚钱必须给我,否则离婚!”……
这样的语气说话能带来什么后果,孩子心里压力,老公内心反感,这样生活能真正幸福吗?
“宝贝,你期末考试成绩很差,让妈妈很难过。”这句也是暴力沟通,孩子成绩不好,妈妈都必须难过吗?不一定。
这时孩子哭好好学习了,其实他根本感受不到学习的乐趣,是为了学习而学习。
这种{道德评判},{容易比较},{逃避责任},{威胁,强迫他人}。
生活中到处充满着。一不加思索,张口说话就容易给别人造成伤害,生活中比比皆是。
了解了发生暴力沟通的原因
非暴力沟通的方法
1步:观察——看事实
首先要区分 观察和评论。
有时候我们一张嘴说的就是评论而不是观察事实的结果,没有呈现事实真像。
观察、看事实就是呈现真相
说行为的时候,要么说事实要么说观点。
事实——就是观察
观点——就是评论
属于[评论、观点]的评论的语言:
如①“小张我觉得你最近工作状态不太好。”区分(这句是观点,在评论)
所以你说他工作状态不太好的时候,他会立刻警觉,在内心当中找到无数方法正面我是好的。
②小张你这人不太会来事,一说话就得罪人。区分(这句是观点,在评论)
③你最近经常迟到。区分(这句是观点在评论。不属于[事实])
他会反驳,我才迟到三次,小丽迟到四次怎么不说他呢?
要回讲事实——就是观察
如,小张,我看到你上周有三个迟到记录。
这叫做只讲出事实,我也没有评判或斥责。小张是坏学生,不好好工作。
因你并知道他迟到的原因,因此在这只能讲出事实(有三个迟到记录)就好了。
说他不会说话,都不应该去评论他不会说话。不如直接说出事实,“小张你开会时候,说他是个猪”
事实最不容易引起人情绪反弹的东西。
说出事实会让人心服口服,你又不针对他的行为去评判,指责,会让人,口服不反抗。
不带评论的观察,是人类智力的最高形式
这就是论语中的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不带评论的观察是人类智力的最高形式!
愚蠢,标签(厨师),都是评判——观点,不要轻易的给人下结论,就是不要说“是对是错”这也是评判。
在事实面前不要评判,因你不知道对方的背后是什么原因。不要把事实和评论混为一谈,也就是不要乱下结论评判,也是君子不器。
2步:讲出你的感受(我很难过,我很伤心,我很开心)
一个人不懂得照顾好,表达出来自己的情绪,要么压抑出病,要么欺负别人。不要过于压抑自己情绪,感受,不让孩子哭,自己不流泪,不说出来……
感受和判断的区别
“认为他在欺负我”(判断)
“我觉得很愤怒”(感受)
“我想把他打一顿儿”(不是感受是要做的事儿)
“我一见到你我就火冒三丈”(感受)
感受词有:
需要得到满足时的感受
兴奋、喜悦、欣喜、甜蜜、感激、感动、 乐观、自信、振作、振奋、开心、高兴、快乐、愉快、幸福、陶醉、满足、欣慰、平静、自在、舒适、放松、轻松、 踏实、安全、温暖、放心、鼓舞、欣慰
需要没有得到满足时的感受
着急、害怕、担心、焦虑、忧虑、紧张、忧伤、沮丧、灰心、气馁、失落、泄气、绝望、伤感、凄凉、 悲伤、恼怒、愤怒、烦恼、苦恼、生气、厌烦、厌恶、不满、 不快、不耐烦、不高兴、震惊、恐惧、恐慌、失望、困惑、茫然、寂寞、 孤单、孤独、无聊、郁闷、烦闷、烦躁、伤心、难过、悲观、沉重、痛苦、 麻木、尴尬、惭愧、内疚、妒忌、遗憾、不舒服
能准确表达自己感受的时候,才能和别人沟通自己此刻的想法,对方会理解你的。
3步:讲出你(他)的需求,因为我希望得到什么帮助。
找到感受的很远,就是当面对不中听的话或一次伤害的时候。会有四种反应。
①责怪自己,内疚都怪我。
②责怪别人。
③体会自己的感受和需要。
诶呀!我到底想得到什么呢?我到底需要什么呢?
④体会他人的感受和需要。
①②都会代理暴力沟通,而③④体会感受的时候,表达需求而不是指责。比如,你最好别回来。根本不关心我(这是指责,和你的需求无关)。
我希望你每周三天早点回家。这是需求而且很具体。
咱们一周两晚上两荤一素。(这才是说出好好做饭的具体需求。而不是笼统的说你要好好做饭)
我们很难做到这些,就是情绪作祟,难以管控自己情绪。
在成长阶段,情感有三个阶段。
“Ⅰ:情感的奴隶
总觉得,我是被迫的,不得不对你们好,不得不做……总觉得别人欺负我,为别人付出很多,自己牺牲很多。很压抑。
Ⅱ:这人想明白了,面目可憎。
推卸责任,“这事关我啥事,不归我管,别人爱咋地咋地,和我没有关系,我活好自己就行啦。
Ⅰ和Ⅱ都会得罪很多人,孔子讲的过往不及。
Ⅲ:生活的主人
你找到生活的主人的时候,自然会成为情绪的主人,才会乐于助人。
非暴力沟通不是让你忍辱负重,啥事憋着不说,你可以把自己的愤怒表达出来,可以清晰的解决问题,但你不会用语言去伤害别人。
伤害别人不有助于你解决问题,会让你的生活更加一团糟,你只是图一时的痛快,做个面目可憎的人,或者想做个情感的奴隶或者把别人改造成情感的奴隶。
《非暴力沟通》精华:一个人只要生气,因为他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
4步:请求帮助
讲出你希望对方怎么做的,说出“要…什么”比说出“不要…什么”更重要。
妻子说:“你[不要老加班],还要不要这个家啦。”发现他老公真的不加班了,去打高尔夫球去了。
因为这妻子只说了[不要…什么]而没说[要…什么]
生活中很多人善于说不要什么,没有具体说要什么。其实把要什么说的越具体详细越好。
开始谈话时,先把自己的目标、具体要求和方法说出来,请求帮助,也先说出来,否则说很多时候对方一头雾水,不知重点。
这四步联通起来,非暴力沟通就实现了
对方情绪激动大吼大叫时候。我们怎么办?
需要全身心的倾听。千万不要希望对方停下来,或者打断对方。
阻碍倾听的话:
建议(我觉得你应该……)
比较(你这不算什么,我那时候……)
说教(如果你这样做会得到很大好处。)
安慰(这不是你的错,你已经进了最大努力了)
回忆(你这事让我想起来)
否定(这点事,不至于这样难过)
同情(奥,课件的孩子)
询问(这种情况什么时候开始的)
辩证(我原来想早点打电话,昨晚……)
纠正(事情的经过不是这样的)
这些都无助于体会对方的处境,会另对方情绪更加抓狂。
在对方情绪抓狂时候,最需要体会他的感受。
要用同理心去体会对方,并讲出自己感受如难过,开心,愉悦。不是去批判性的发泄情绪,要管理自己情绪,以免发生不必要的争执!
说“我能够理解你真的很难过,孩子得不到良好教育,真的很难过”,“作为父母都能感受的到。”
这是一直和暴怒人反应他的情感,当你准确的说出对方此刻情感的时候,他会立刻点头,一点头情绪就下降了。
和愤怒人沟通,重点学会,全身心的倾听。
把尚未满足的需求讲出来,才能真正的解决问题。
同理心的倾听,找到对方情绪的根源,理解体会他的感受,也找到了他的需求。
对方会讲出情绪原因,彼此就会很好解决需求,这也是非暴力沟通的带来的好处。
遇事我们要控制情绪,不去指责他,说出自己的需求,勇敢的说出我要什么,要求越具体越好,一定把目标明确出来,并请求对方反馈。
这样我们才能更加准时准确的满足对方的需求,他能清晰的表达自己需求,我们又关心了对方,这样还会发生误会吗?不会了吧!
把尚未满足的心情讲出来,全身心的帮助他们,就会把生气的爆发降到最低点了。
一个人只要生气,因为他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
表达愤怒的方法
要盯着需求(说出感受),而不是盯着情绪(发泄)。
表达感激的方法
1:对方做了什么,是我们生活得到改善。
2:我们那些需要得到了满足.
3:我们现在的心情怎么样。
只要你开心的把这三件事说给对方听,对方一定会在为你做在做这样的事。
这也叫二级反馈:表扬他,并说为什么。
同样一件事情用暴力沟通和非暴力沟通是不是结果大不相同?
我看这本《非暴力沟通》对于人与人相处非常有利,但在生活中能运用自如会有一段时间!坚持能够用这个“我观察到……,我感觉……,是因为……,我请求……”,这句字说话,会关系融洽,生活非常幸福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