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好家庭问题,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https://img.haomeiwen.com/i6928657/5001aa49ba000f15.jpg)
文/自然
2018年4月28日 星期六 小雨
朋友英子平时就是一副大姐的样子,做事情考虑周全。在一起时,总是她在安排所有的琐事,照顾大家的需求。出于习惯,也是对她能力的认可。
英子父亲不在以后,母亲身体不好,一个人住着显然不能让她们放心。经常回去吧,也不太现实,平日里工作都忙,抽出来的零碎时间照顾不好母亲。
英子考虑了一段时间,召集兄妹几个一起商议,想要拿出一个办法,既能让母亲生活得好,也能照顾家庭每个成员的具体情况。
英子抛出自己的想法,在县城给母亲买一套房。
“房款不是一笔小数目,从哪里出?再说了,住在老家也不是不可以。”大姐首先反对。
“老家的房子时间久了,又比较小。住在县城,母亲看病方便,生活便利,我们大家回家也方便。如果大家同意让母亲住在县城,那么买一套房是比较合算的。买房其实是一种比较好的投资,房款由大家根据自己的经济能力自愿出资,我们几个应该是可以凑出来的。”
“我觉得可行,大家先考虑考虑能拿出多少,剩下的部分由我来承担。”做生意的二哥一听,全力支持。
英子补充道:“这套房落母亲的名字,母亲在的时候归母亲所有。母亲不在了,兄妹若有谁想要,按原价支付房款。若无人想留,卖出后按照每人出资的份额还本分红。大家觉得是否可行?”
这么一说,兄妹几个都同意买房,开始热议在哪里买,买什么户型。初步商定后委托大姐先行寻找目标房源,多选几套大家再一起定夺。
“等房子确定了,房款的数额也就出来了,我们再初步商定一个装修方案。大家回去后商量各自可以拿出的份额,剩下的部分由我和二哥承担。”在一个大家庭中,要想说话有份量,一看处事能力,二要舍得付出。
住的问题解决了,那么谁来照顾母亲,就成为下一个议题。
“大姐和英子都要上班,二姐家里脱不开身,大哥要种菜,我的时间又没规律,干脆雇个保姆来陪母亲。”二哥提议道。
“找一个合适的保姆不容易,若保姆和母亲不能很好相处,总换保姆也不是个事,找保姆是备选方案。我的想法是最好能由家里人照顾,既能照顾好,也不存心思,大家也安心。我们几个也只有大哥有可能,大哥,你愿意来照看母亲吗?”
“我当然愿意,只是家里那一摊怎么办?”沉默寡言的大哥说。
“你出力了不能再受经济损失,你种菜一年的收入由我和二哥补偿。母亲的生活费、医药费也不用你管,由我们几个分担。你看这样行不行?”
“这样不合适吧。”大哥有点不好意思,自己也是儿子啊。
“我觉得英子说得对,就这么办。大哥,没啥不合适的,你本来负担就重。出力的不出钱,出力其实更辛苦。”二哥直接就拍板了。
老母亲的生活就这么安排好了。四个月后,母亲和大哥就搬到了新家。由大哥照顾母亲,其他人也能安心工作,平时谁有空闲就回去看看,帮忙添置些需要的东西。即使回不去,给大哥打个电话也就清楚了。
照顾老人非常具体,就是一个家庭主妇承担的工作。买菜、做饭、洗衣、收拾屋子、推出去遛弯、看病等等,重复着进行。
虽然大哥尽可能地按照母亲的爱好和习惯去做,老人如孩子,身体不舒服了,情绪就不稳定,挨骂也是经常的事。
英子知道大哥很不容易,一有机会就和母亲絮叨。提醒母亲不可以,虽然大哥不往心里去也不行。一个大男人,成天围着老人转,做着琐碎而具体的事,大哥承受的委屈比谁都多,在老人心里,可能还不落好。老人只看见谁给她买啥了,谁又回来看她了。
英子劝母亲:“我们回来的少,你看见我们稀罕,觉得我们好。其实对你最好的是大哥,他给你做了那么多事,每天都陪着你。你可不敢这么任性,总是冲大哥发脾气,伤他的心。大哥比我们谁都做得好,你要知足。大哥要不管你了,就没有人能管了。”
母亲说:“我知道,只是有时候不由人。我也是有口无心。”
大哥听到了嘿嘿一笑,“你们不怪我就行,自己妈不计较。”
“我们感谢你还来不及,怎么好意思怪你?大哥,多亏了你,咱妈才过得这么舒坦。”
英子的母亲和大哥一直住在县城。他们回去时,就换换大哥,让大哥也松口气,处理处理自己的事情。
她母亲现在已经半身不遂,因为英子的提前规划,母亲得到很好的照顾,兄妹几个人的生活也没有受到太大影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