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用什么编制自己的算法
一问:尤瓦尔·赫拉利在《未来简史》里提到说:在未来世界,只有1%的人掌握算法,而其他99%的人只能提供数据,沦为毫无用处的人。那么你将来是掌握算法的人,还是提供数据的人?
二问:作为产品的人也可以分成三类,一类是内容产品的人,一类是信用产品的人,还有一类是兼具内容产品和信用产品两种属性的人,比如罗振宇的“罗辑思维”不一定是很好的内容产品,但做“罗辑思维”的罗振宇却是很好的信誉产品。你属哪一类,或者你希望自己将来成为哪一类?
三问:现在互联网算法其本质也是某种既定的程序驱动,所以说,编制算法,就是定下一套预先设定的程序,然后遵照执行。而这种所谓的程序并不局限在电脑,不局限在互联网,可以是你任何一个刻意选择的行为。作为一个算法博弈的时代,每一个人都可以自己创造一套算法和外界的算法平等对抗。比如罗振宇的每天早上60秒语音,万维钢、马徐骏、李翔和吴伯凡等人在得到的日更专栏,都是在给自己编制算法。你有算法吗?或者你想到过给自己编制算法了吗?
四问:那些长期坚持做一件事的人,不管他会不会编程,他本质上都是一名算法工程师。其实成为自己的算法工程师的门槛很低,或者严格约束自己的日程表,或者坚持定期写作……当然,刻意坚持对任何人都是一件残酷的事情,但残酷的考验之后,肯定能迎来光明。你觉得什么内容最应该编进自己的算法程序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