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最后2个月读完了7本书。按计划阅读完了《解读中国经济》,正在读《经济学讲义》。
非计划阅读了《积存时间的生活》、《自然调色板》、《无用的美好》、《刘若瑀的三十六堂表演课》、《凡高:磨难中的热情》、《怦然心动》。
感受:
一是阅读太随性。主题阅读就是为了目的阅读的,但总有一种被捆绑的感觉。按计划阅读的第一个月,读完了《解读中国经济》,但写作时间被占用了。内容调整有点别扭。
二是计划太满,根本完成不了。我原本计划的八本大部头,每天必须保证两个小时阅读,根本做不到。强压的结果是,心理学彻底放下了,适得其反。还是要找到自己的节奏,才能按部就班完成计划。计划不切实际,结局都会很惨。
三是计划不如变化快。主题阅读确定后,工作进入繁忙季。每天加班到八九点下班。回家像躺尸,没有精神头读大部头了,只能读悠闲的书。这也是最后几个周读了很多杂书的原因。阅读对我来说,大部分时间是消遣习惯。并没觉得什么。主题阅读的压力感,让我有点喘不动气。
收获:
一是对经济学产生了兴趣,也刷新了理论。无意中帮我把工作中零散的东西串起来了,对我工作帮助很大。所以,即便完成的少,但是相比较之前为了专业苦恼而毫不作为,还是进步很大的。
二是尝试带来了新体验,至少不再盲目制定计划了。明年准备继续主题阅读,但会降低标准,减少工作量,按自己的节奏来。慢慢走,会很快。
h�M+�\q��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