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雪+春蕾六幼
一、感受
今天听完课,我就先找正在看手机的老公,没收了他手机,说回答我一个问题。就跟他讲:伊伊最近起床一般都自己穿裤子和鞋子,你听我说的这两种夸赞的方式,你觉得哪个好?
第一种:伊伊真棒,你都会自己穿裤子了。
第二种:伊伊,你今天在爸爸妈妈没有帮助的情况下能自己穿上裤子了,你是怎么做到的?
说完我就看着他,他回了我一句:第二种。我就来了兴趣了,问他为什么这么觉得,是觉得第二句说的字多吗。他没回应,我就开始给他分析了。“在伊伊自己穿裤子的那一刻,我当时是用第一种方式夸她的,如果是你的妈妈(我的婆婆)的话,你觉得她会怎么说”。见他不说话,我就说“是不是会说,看俺伊伊多棒,能自己穿裤子了,奖励俺伊伊吃个大鸡蛋或大鸡腿”。我刚说完他就笑了,我明白他知道我说对了。
同样都是夸赞,如果老用“太棒了”或吃的东西去表扬她,是不是下次她对于自己穿衣服这件事就有了目的性,不是因为自己需要穿衣服,而是为了得到别人的夸赞或吃的才去穿衣服。我想我说到这里,伊伊爸爸他心里可能也明白了一些,至于做到,这个需要一段过程。
二、新知
1.孩子的学习如果是在被动的情况下产生的,那么则是无效的。
2.对于孩子做出你不想鼓励的行为,平静对待即可,斥责或惩罚只能强化他的行为。
3.“行为矫正法”只从表面功夫上解决问题,却不能根治其背后原因,治标不治本。
三、执行
用鼓励替代表扬。具体夸赞孩子的行为而不是她的人,让孩子觉得自己很优秀,而不是觉得别人认为我优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