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布置学生复习巩固语法从短语开始,这两天我突然想起,以往学生大多是对词的词性都还辨识不清,所以今年要从词性开始。
汉语的词性分类可以归纳为两大类,即实词和虚词,共包含12种词性。以下是详细的分类及解释:
实词
实词是表示实在意义的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和代词。
名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名称。例如,指人的有“鲁迅、农民、工人”;指物的 有“日、风、山、马”;表时间的如“春天、明年”;表处所的如“马来西亚、北京”;表方位的如“上、下、前、左、右”。
动词:表示动作、行为、心理活动或存在变化等的词。动词可以分为一般动作动词(如来、说、跑)、心理活动动词(如相信、佩服)、能愿动词(如能、要、应、肯、敢)、趋向动词(如来、上、进)以及判断动词“是”和存在动词“有”。
形容词:表示人和事物的形状、性质或表示动作、行为的性质状态的词。形容词可以分为性质形容词(如高、胖、聪明)和状态形容词(如雪白、金黄)。
数词:表示事物数目的词。包括基数词(如一、二、三)和序数词(如第一、第二)。
量词:表示事物或动作单位的词。量词分为名量词和动量词,名量词表示事物的数量,如“个、张、只”;动量词表示动作的数量,如“次、回”。
代词:能代替实词和短语的词。代词包括人称代词(如我、你、他)、疑问代词(如谁、什么)和指示代词(如这、那)。
虚词
虚词不表示实在意义而表示语法意义,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和拟声词。
副词:限制、修饰动词、形容词表示程度、范围、时间等的词。如“极、十分、就、都、马上、立刻”。
介词:用在词或词组前面,一起组成“介词结构”,作动词、形容词的附加成分,表示时间、处所、方式、条件、对象等的虚词。如“把、从、向、朝、为、为了”。
连词:连接词、短语或句子的虚词。如“和、及、或者、或、又、既”。
助词:附加在词、短语、句子上起辅助作用的词。助词可以分为结构助词(如的、地、得)、动态助词(如着、了、过)和语气助词(如啊、吗、呢、吧)。
叹词:表示强烈感情或呼唤、应答的词。叹词总是独立成句,如“喂、哟、嗨、哼、哦、哎呀”。
拟声词:模拟事物发出的声音的词。如“呜、汪汪、轰隆、咯咯、沙沙沙、呼啦啦”。
最主要是学生先在脑海里熟记这十二个词性名词,可用两句话记一下:名动形容数量代,副介连助叹拟声。然后再让学生深入各个词性,对不理解不会举例的,主动发问,逐步从词性进入短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