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老师分享的是五蕴皆空是如何空的。在眼耳鼻舌身意照见外物的时候可以集中注意力观想自己的受,因受而引起的情绪变化,但不被情绪所牵引,仅仅是观见而已,如此贪嗔痴慢疑不会升起。所以才可以从外物的受中解脱。
当我们拿着手电筒,走进一个黑暗的房间里时,就能清晰地照见屋子里的所有东西。屋子的每个角落里,摆放着一些什么东西,是大是小,是方是圆,是旧是新,是干什么用的,都有些什么功能。我们在手电筒的光线的照射下,都能看出来,都能看得一清二楚。
心经里的照见五蕴皆空,是指清晰地知道外物和由外物引起的内心变化,都是空的。这里的照见,是怎么回事?它起的是什么功用?它是怎样的一种内在的禅修功力?它是如何让禅修者看清五蕴都是空的呢?
心经里的照见,是禅修者眼耳鼻舌身,绝对的专注能力。是对外物和由这个外物,引起的身心变化的即时专注的觉察能力。
对外物的照见。有止观禅修能力的禅修者,在通过自己的眼耳鼻舌身与外物接触时,自己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自己的眼睛、耳朵、鼻子、嘴巴、皮肤上。在每一个当下都处于完全的专注状态中。
在看外物时,就只是在用眼睛看。在听声音时,就只是在用耳朵听。在用鼻子闻气味时,就只是在用鼻子闻。在吃食物时,就只是在用嘴巴吃。在用手触摸外物时,就只是在用手摸。
眼睛看外物时,就像我们用手电筒的聚光,照射着外物。而且只是照见着外物,自己的贪欲、分别、概念不会生起和出现。就像手电筒的聚光不会对它所照见的外物,产生贪欲、分别、概念一样。只是照见外物,只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看着它们。这就是通过眼睛照见外物的禅修功力。
在这样的禅修功力的照见下,外物是空的,没有附着禅修者的任何贪欲、分别和概念。用这样的禅修功力照见外物,禅修者自己的内心也是空的,没有生起任何的贪欲、分别和概念。外物就是五蕴里的色,所以照见的色是空。
同样,禅修者以同等的禅修功力,在听、嗅、吃、触时,既不会对外物附着自己的贪欲、分别和概念,也不会对外物生起贪欲、分别和概念,一样是照见的色是空。
对外物的照见。有止观禅修能力的禅修者,在通过自己的眼耳鼻舌身与外物接触时,自己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自己的眼睛、耳朵、鼻子、嘴巴、皮肤上。在每一个当下都处于完全的专注状态中。
在看外物时,就只是在用眼睛看。在听声音时,就只是在用耳朵听。在用鼻子闻气味时,就只是在用鼻子闻。在吃食物时,就只是在用嘴巴吃。在用手触摸外物时,就只是在用手摸。
眼睛看外物时,就像我们用手电筒的聚光,照射着外物。而且只是照见着外物,自己的贪欲、分别、概念不会生起和出现。就像手电筒的聚光不会对它所照见的外物,产生贪欲、分别、概念一样。只是照见外物,只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看着它们。这就是通过眼睛照见外物的禅修功力。
在这样的禅修功力的照见下,外物是空的,没有附着禅修者的任何贪欲、分别和概念。用这样的禅修功力照见外物,禅修者自己的内心也是空的,没有生起任何的贪欲、分别和概念。外物就是五蕴里的色,所以照见的色是空。
同样,禅修者以同等的禅修功力,在听、嗅、吃、触时,既不会对外物附着自己的贪欲、分别和概念,也不会对外物生起贪欲、分别和概念,一样是照见的色是空。
对内心变化的照见。通过自己的眼耳鼻舌身接触到的外物,统称为色。由色引起的身体觉受变化,称为受。由色引起的心理变化,就是想、行、识。
普通人,在通过自己的眼耳鼻舌身与外物接触时,就会产生贪欲、分别和概念。在外物使自己的身体产生乐受时,会生起贪欲、喜悦、喜欢;在身体产生苦受时,会产生嗔恨、痛苦、怨恨。
禅修者通过自己的照见功力,能明确地觉察到自己由外物,以及由自己的受引起的心理变化,也就是想、行、识的变化过程。但不会生起贪嗔痴,不会生起分别,不会产生任何念头。
同所有人一样,外物引起的觉受以及想行识的心理变化,都是很快的,是瞬息万变的。普通人不能清晰清醒地觉察到这些变化,禅修者能够精确地照见这些变化,并且不对这些变化附着自己的任何反应。他的心理运作和变化是空的,想行识也是空。
外物怎么出现就怎么离去,由外物引起的受怎么生起就怎么消失,由受引起的心理变化也只是变化。
在照见之下,一切都是空的。色是空,受是空,想行识是空,五蕴皆空。这就是照见五蕴皆空,禅修者就是这样通过照见实现五蕴皆空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