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宁 23计科本 大数据工程学院
《平凡的世界》,一部小说中的现实倒影,
路遥本名王卫国,生命只有匆匆四十余年。但坎坷的经历没能击败他,一部《平凡的世界》,直到今天,仍在以温暖而富有力量的文字激励了无数年轻人前行,人们记住,也记住了不认命的孙少安、孙少平兄弟俩。
而这两个人的故事,恰恰映衬着路遥在现实世界中不平庸的一生。
孙少安从小挑起了家庭的重担,18岁凭借着“精明强悍和不怕吃苦的精神”被推选为生产队长,成了远近闻名的能人,后来还在村里盖起了烧砖窑,经历多次失败后终于成功致富。
读书成绩很好的孙少平则渴望见识外面的世界。书的开头,他是个穷困的农村学生;书的结尾,他是个身有残疾的普普通通的煤矿工人,但从未放弃过改变命运的努力。
他身上有着作者的影子。比如,孙少平在山里劳动休息时,会躺在黄土上,仰望蓝天白云,眼里充满泪水。《平凡的世界》里说:“他老感觉远方有一种东西在向他召唤,他在不间断地做着远行的梦。”这一幕,像极了当年艰难求学的路遥。
也有读者说,孙少平也好,孙少安也罢,他们都曾是挣扎在贫困线上的年轻人,但从始至终都在凭借顽强毅力与生活抗争。他们的信念就像是火种,每个年轻人看到光亮,就不会忘记知识和希望的力量。
贫困几乎伴随了路遥一生,童年少年自不必说,从事文学创作后,这种情况也并没有多少好转。据说,他当年去领茅盾文学奖的路费,都是借的。弟弟跟他开玩笑:千万别获诺贝尔文学奖,因为找不来外汇。
但和孙少安、孙少平不放弃一样,路遥从未放弃过写作。他说过,“只要广大的读者不抛弃你,艺术创作之火就不会在心中熄灭。人民生活的大树万古长青,我们栖息于它的枝头就会情不自禁地为此而歌唱”。
在路遥笔下,生活充满各种各样的不顺利,主人公大多都是于连式的小人物,但却都对未来充满希望,从未被苦难打到,这也许是路遥小说最打动人心的地方。
许多年过去了,路遥所写的世界依旧离读者很近。他笔下那些为生活奋斗、与命运抗争的普通人的故事,仍旧令人为之动容:因为,我们总能在其中照见自己的影子。
就像路遥在《平凡的世界》中写的那样:“少平现在认识到,他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应该按照普通人的条件正正常常的生活,而不要做太多的非分之想。当然,普通并不等于庸俗,他也许一辈子就是个普通人,但他要做一个不平庸的人,在许许多多平平常常的事情中,表现出不平常的看法和做法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