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过得很快,感觉还没做什么,一季度已经过去。在这里我简单分享一下一季度我做了些什么,以及又有哪些成长。
1.写微信公众号。
我已经有十年没有写过东西了。注册微信公众号是去年9月份的事情,加入猫群写作营以后连续在简书更新了十篇文章,当时很痛苦,每天都在想要写什么。
写作营结束以后,我开始策划微信公众号的运营,在2016年的最后一天开始更新微信公众号。坚持了十多天实在不知道该写什么了,我就停掉更新过年去了。
又是一个半月过去,3月5日我开始恢复更新,并且进行了改版。改版前我的公众号写的是给读者看的,死磕自己写干货,每一篇文章的阅读量牵动着我的心,那时候也会发到各种微信群进行宣传推广。
改版后,公众号成了私人的自留地,会写最近自己读了什么书,最近有哪些新的想法,以及各种直播课程的学习笔记。之前是逼着自己写千字长文,思想压力很大,经常不知道写什么然后断更。现在我把公众号改名为“碎片化成长”,想法是今天哪怕只有一两百个字的心得或者认知升级,也要发出来。在初期,完成比完美更重要。
就像罗振宇的每天60秒语音一样,每天的强度不大,但是坚持下来,一两年一定会有收获。公众号的碎片化改革让我保持了一个月的连续更新,而且会继续更新下去。
2.建立个人管理系统。
个人管理主要分为时间管理和知识管理,继续细化下去的话,时间管理下面还有日程管理。去年的十一月我报名了一个自我管理训练营,周期是两个月,这是我建立自我管理系统的基础。今年三月份又花了1500块用整个月系统学习了李参老师的《高效能自我管理课程》,也搭建了自己的自我管理系统。
现在我用有道云笔记做知识管理,用doit.im做任务收集箱,买了纸质月历做月计划,用wps便签做周计划和日计划,用为知笔记做周回顾,用番茄钟统计学习时间,用excel记录自己的成长,用百度脑图做思维导图,用微信公众号输出学习笔记和心得体会……
听起来是很复杂的一系列app,实际上用习惯以后,这些都成为了自己生活的一部分。而这个软件矩阵,时时刻刻都在进行迭代更新,一切的变化都是为了让自己更高效地成长。
3.碎片时间的利用。
以前的碎片时间基本都是用来刷朋友圈,看微博,逛打折网站,结果就是朋友圈点了无数赞,微博一刷就是两小时,看到电商大促就买回来一堆便宜又没用的东西……
今年,我在碎片化时间的利用上有了很大的进展。我订阅了十几个得到专栏,学习时间都是利用的碎片化时间,比如在每天洗漱的时候会听当天更新的知识新闻,在等车等人的时候会学习专栏更新,吃饭的间隙也会刷一下微信公众号。为了保持专注,我原来关注了一百多个微信公众号,现在每天都看的只有十个。
为了阅读原版书,我每天都会背单词。之前每天的目标都是100个,往往是坚持一周就会丢到一边。读了《微习惯》这本书以后,我现在每天只背20个单词,已经坚持了两个月,这已经是我坚持时间最长的一次了。虽然从数量上看并没有背多少个单词,但是长期坚持下去一定会产生巨大的复利效应。而这些都是利用碎片时间来完成的。
每天公众号的文章框架我也是利用碎片时间策划的,确定论题和主要论点以后,回家只要往里面填充内容就可以了。两个月前我写一篇公众号文章需要三四个小时,现在只需要一个小时就搞定了。
以上就是我在一季度最明显的三个成长,虽然没有什么特别骄傲的成果,不过对比过去的我来说,能把这三件事做好已经是一个奇迹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