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王子里有句话:如果你想造一艘船,不要指挥人们去采集木头,不要给他们指派任务,而是要激发他们对海洋的渴望,对探索的热情。
本来这是指领导力的,但我觉得,这句话用在个人成长里也很适配。
我能每天,天不亮爬起来写文章,并不是我有多自律,而是有个不切实际的作家梦罢了。
这个梦想,不断地驱使着我去做事。当累了的时候,这个梦想会告诉你,想要实现它,你得克服眼前的困难;当想放弃的时候,这个梦想会告诉你,再坚持下;想摆烂的时候,这个梦想会告诉你,只有认真对待才有机会实现。
说白了,就是你要找到行动的原动力,也就是内驱力。
不知道,你们小时候,有没有被逼着学习的经历。
我就有过不少这样的经历,比如学英语。最开始接触英语的时候,我觉得挺新鲜的,甚至学会一两个单词后,还很有优越感。
可当我的成绩下滑时,父母并不是跟你一同去找原因,而是逼着你去学,强迫着你去记单词。
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有段时间,我爸刚好清闲,而我英语刚好考得很差,于是他就准备,帮助我学英语。
他的方式很简单,就是每天晚上逼着我背单词,还得会默写出来的那种。不把当天的背诵任务完成,就不让睡觉。
有次实在是太困了,我是一边背着单词,一边流眼泪(困得了)。但他看到后,并没有让我去睡觉,而是让我继续背。
后来实在受不了了,就趁他不注意,用铅笔在台灯的灯罩上打小抄,很快就把他给打发了。
后来遇到难记的或记不住的,我都这么干,可考试是没办法这么顺利打小抄的。于是,他就纳闷了,明明单词都会了,为啥还考这么烂?
当然,打小抄的事自然就败露了,从那之后,我的英语成绩越来越差,以至于到高考的时候,我直接盲涂答题卡,作文抄阅读理解。人家都还在奋笔疾书,甚至紧张到昏倒的时候,我直接趴下睡觉等交卷……
你看,在有外力逼迫你的时候,你会投机取巧,而没外力逼迫你的时候,可能你就直接放弃了。
也就是说,你正在做的事,如果不是你喜欢做的,不是你想做的,甚至你在这件事上没有任何期待,那你大概率是坚持不下来的。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有些人,始终无法坚持某件事,因为他没有一个支撑自己的理由。
换句话说,无论你付费学习也好,自学也罢,如果这件事只是你看到别人都在做,自己也跑去做。那大概率在体验一番后,就直接放弃了,然后得出一个结论:这个不适合我……
不过仔细想下,得出这么个结论,也正常,毕竟你要为自己的放弃,找一个合理的借口。
至于正确的做法,其实我在之前的文章中,已经多次提及了:你一定要明白,自己行为背后的原因。
只有你找到背后的这个因,才能有果呀。
比如你想写作,你背后的目的是什么?
是只看到了别人月入过万?还是想通过写作提升自己?还是想单纯地记录些什么?
动机的不同,得到的结果也就不同。
看到别人靠写作赚钱了,自己也跑去写,大概率没什么结果。可当你想通过写作提升自己的时候,你的关注点可能就变成了:今天学了什么?收获了什么?提升了什么?
当你把这些记录下来后,就能很清晰地看到自己的成长,写作就变成了一件自然而然的事。
所以,我在昨天的文章里提到,面对写作,我从来没要求自己自律,一切都是顺其自然。
当然,我也碰到过写不出来的时候,但这时我关注的点不是写作好难,而是思考下自己是不是很久没有输入新东西了?
你看,目的不同,结果自然就不同。
当你想要做某件事的时候,不妨先停一停,想一想这事,是不是你真心想做的?
想明白了,再做,也不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