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真心求贤令

作者: 快乐大拙 | 来源:发表于2019-12-15 15:43 被阅读0次
秦国真心求贤令

历朝历代重视选贤用人,但我看《大秦帝国》秦公赢渠梁的选贤人、用良才的诚心最可颂!

当时刚避六国分秦之危机,虽“赳赳老秦,共赴国难,赳赳老秦,复我河山。血不流干,死不休战!”的歌声震天。但要想振兴秦国,不能只靠战争,必须招纳贤才。秦公嬴渠梁便广发求贤令,不顾辱先朝之险,内心确实出于招贤纳才之实意,亲自修改的求贤令,实乃“五百年一卷雄文”,值得学习!切看:

秦公嬴渠梁告天下之士

秦自穆公称霸 国势有成 大业有望

然 其后诸君不贤

历公 躁公 简公 出子 四世政昏

内乱频出 外患交迫

河西尽失 函关易守

秦始由大国而避处一隅

其后献公继位欲图振兴

连年苦战 饮恨身亡

当此之时 国弱民穷

列国卑秦 不与会盟

且欲分秦灭秦而后快

国耻族恨 莫大于此

本公继位 尝思国耻 悲痛于心

今 嬴渠梁明告天下

但有能出长策 奇计

而使秦国恢复穆公霸业者

居高官 领国政

与本公共治秦国 分享秦国

此文一出,满朝哗然,此乃为了求贤而辱国呀!

渠粱一句,“不改,发!”可见其气魄。

此令一下,即感召了以卫鞅为代表的山东六国的贤才纷纷趋之。

卫鞅评说之:秦公求贤令,乃五百年一卷雄文。

理由有三:其一,痛说国耻,历数先祖四代无能,开旷古先河;

其二,求霸业而不求吏治,身处穷弱,竟能做鲲鹏远望吞吐八荒;

其三,胸襟开阔,敢与权臣分享秦国,公器之心可昭日月。

只此三点,堪称真心求贤。

观《大秦帝国》札记。

相关文章

  • 秦国真心求贤令

    历朝历代重视选贤用人,但我看《大秦帝国》秦公赢渠梁的选贤人、用良才的诚心最可颂! 当时刚避六国分秦之危机,虽“赳赳...

  • 秦国求贤令

    电视剧《大秦帝国》中,嬴渠梁的一篇求贤令引起了我的共鸣,现在给各位分享一下: 《求贤令》全文 河...

  • 大师兄点评大秦帝国|惜官滥官君之患(一)

    秦孝公有心求贤,但老甘龙却放不下老氏族姿态。秦国的《求贤令》最先是由上大夫甘龙起草的,甘龙的这份求贤令虽然气势磅礴...

  • 大师兄点评大秦帝国 | 惜官滥官君之患(三)

    庭议如何求贤——秦孝公的选人用人之策 卫鞅通过《求贤令》经过很多的曲折来到秦国以后,不想直接去招揽贤士的地方,而是...

  • 劈砍自己

    秦孝公为了强大秦国,发布求贤令。都敢指出祖上治国不利,致使秦国国穷邦弱,自己(秦孝公)又无才德。由此才向全...

  • 读史记·秦孝公是如何遇见卫鞅的 上

    众所周知,秦孝公一篇求贤令吸引卫鞅西入秦国,开启了秦国轰轰烈烈的变法图强之路,也为秦国开创了大秦帝国的基业。卫鞅入...

  • 他是秦国太子,曾因触犯商鞅之法被贬为庶民,即位后将商鞅车裂

    战国时期,秦国国力一度十分虚弱,秦国的河西之地一度被魏国占领。为改变国力积弱的状况,当时的秦孝公向天下颁布求贤令,...

  • 求贤令!!!

    ...

  • 求贤令

    话说春秋末期,战国前期。天下有7大集团公司,史称齐楚燕韩赵魏秦。 大魏集团先经李悝改革开放,其后再有第一战神吴起首...

  • 求贤令

    刘邦出身低微,没读过什么书,向来对文人比较轻慢。陆贾曾劝他:天下以马上得之,不能以马上治之。刘邦觉得很有道理,于是...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秦国真心求贤令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lmkn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