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儿童教育幼儿教育婚姻家庭篇
美国教授问我,你们如此深爱孩子,为什么却总在伤口上撒盐?

美国教授问我,你们如此深爱孩子,为什么却总在伤口上撒盐?

作者: 漫界 | 来源:发表于2017-12-07 08:59 被阅读6次

文 | 大J

两周前还在国内的时候,我们带着小D去了上海的乐高乐园,那里绝对是所有喜爱乐高的大小朋友们的乐园,快乐的氛围真的特别感染人,每个人都洋溢着笑容。

带着小D排队坐乐高飞盘,我们在等候时看到了这样一幕——

一位妈妈带着大概6岁的男孩并排坐一个飞盘,孩子不小心把自己的包掉下去了。

飞盘不高,包里的东西基本上应该没影响,坐完飞盘就可以去捡起来。

包刚掉下,男孩自己就很难过了,一直在说包掉了包掉了。

妈妈看到后,第一反应就是开始数落孩子,你怎么这么不小心啊,这么大的人拿包都拿不好。

本来就难过的小男孩愈发难过了,握着扶手嘴巴嘟了起来。

之后整个飞盘过程中,每次他们飞到我们面前,我们还能听到那位妈妈的数落,我们还能看到那个小男孩愈发难过的表情。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就是整个飞盘上其他人开心的笑容。

后来的一周,我坐地铁出门办事。

地铁上,有个外婆带着一个大概8岁的小女孩,女孩自己坐在一旁。

小女孩坐不住,不多久就边吃泡泡糖边绕着把手转圈。期间外婆提醒了好几次,让她不要转,坐下。

女孩没听,外婆说了几次见无效也就低头看手机了。

突然女孩不再转圈了,哭丧着脸向外婆求助,原来是泡泡糖吞下去了,显然女孩自己已经被吓到了。

外婆放下手上的手机,知道事情后,立马开始教育女孩,之前就和你说不许转圈不许转圈,你就是不听啊。

好啦,现在泡泡糖吃进肚子里了,接下来就要烂肚子了,看你以后不听话。

后来,我一直看到这个小女孩用手摸着自己的肚子,显然是被吓到了,也许她真的担心自己会烂肚子。

之后我下地铁了,脑海里挥之不去的就是小女孩捂着肚子一脸害怕的样子。

在国内期间,这两件事一直让我印象很深。

这让我想起了,我在纽约这边上早期儿童教育课程时,有一位教授知道我是中国人后特地找我聊天。

教授之前去过中国做访学,他和我说,当时他在上海北京两个大城市呆了一共1个月,有一个特别明显的感觉,中国家庭非常非常爱孩子,但对孩子却缺少情感支持(emotional support)。

你们可以为了孩子牺牲自己,倾其所有,却总习惯在孩子情感最脆弱的时候雪上加霜。

说实话,我当时听了有点不以为然,觉得没有那么严重。但国内发生的这两件事让我又想起了教授的这段话。

今天下午打开当时谈话后我的记录和学习笔记,发现有了不少新的感悟,分享给大家。

什么是“情感支持”?

这是我当时问教授的第一个问题,感觉自己好像懂,但又不是那么懂。

教授告诉我,育儿的本质就是建立关系,这和爱情友情的本质都是一样的,需要建立人和人之间的链接。

关系协调的最好方式就是情感支持。

具体做法,用大白话说,就是放下“大道理”,先给予对方情感上和心的支持。

孩子犯错,他们自己已经处于情感受挫的状态,这时我们需要做的是先给予他支持,让他“爬出”这份受挫情感,等到情感平复了,再教育。

就像文章开头分享的两个例子,孩子已经难过了,已经害怕了,他们的情感正处于受挫状态。

但家长却没意识到,还在“伤口上撒盐”。

教授当时说的最让我印象深刻的一句话是,现在所有的父母都重视孩子的安全感。

安全感不仅仅是你每天为孩子做了什么:陪玩、陪伴,策划生日派对,带出去旅行;安全感更是这些点滴小事里,在孩子情感受挫时,你有没有给予足够的支持?

让孩子真正明白,不管他们怎样,他们都是可以安全地向父母寻求帮助。这份“后盾”的坚信,才是真正安全感的基础。

先听先听先听再说

这并不是我写错了,而是教授特地强调的。

他说,父母总是高估了自己的“聪明”,孩子一旦出现问题,我们总是第一时间打断然后用我们的智慧去教育。

但在教育界有一句特别著名的话:只有我们自己才能最了解我们的情绪,孩子也不例外。

这三年来我一直提醒自己的一句话是,“我不是她”。

不对摔倒大哭的小D说,这没关系的;

不对丢失了自己心爱小熊的小D说,这没什么大不了的,再给你买一个。

因为每次我都会先对自己说,“我不是她”。

所以,我会先听,也许就是情绪发泄的大哭,但我听到了这哭里的沮丧、愤怒、伤心、难过。

于是,我会给她拥抱直到她平静下来,我们才会谈论刚才发生的事情。我们的陪伴和愿意聆听的态度,有时比语言的教育意义大得多。

这是教授当时给我做的“拆文解字”,作为一个中国人我是感到非常惭愧的。

先解决情绪,再解决问题

就像开头分享的这两个小故事,如果当时家长可以慢一步,可以先听先听先听,也许我们听到的就是孩子的自责、反思、认错。

这时我们就可以支持孩子走出这些情绪,孩子的情感得到支持后,我们可以再总结,下次应该注意什么。

这样的教育意义是不是比直接上来一顿数落更好呢?

很多父母甚至老师都做不到,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害怕,我们害怕当下不教育,这个孩子就变熊。

而且我们的确看到太多,即使当下严厉教育,他们也还是嬉皮笑脸,一脸满不在乎的样子。

既然如此,那我们怎么还可能先情感支持呢?

这就又是当时教授说的另外一句让我印象深刻的话,“我们常常低估爱的力量,却高估了管教的手段”。

当一个孩子与父母的链接受损时,他的本能反应就是两种:

害怕,继续用各种熊的手段来引起父母关注,试探父母的爱;

叛逆,拒绝一切有效沟通,你说的我全部反着来。

“孩子最不可爱的时候最需要爱”,这句话听着鸡汤,却真的就是这个理。

捣蛋犯熊,上升到心理精神层面,其实是心理健康的失衡。情感支持是维持心理健康的最关键手段。

因此,任何时候,先解决情绪,再解决问题。

不要因为我们的害怕(某种程度上来讲,也是我们心理健康的失衡),而去破坏给予孩子情感支持的环境。

我们是如此深爱我们的孩子,那就请不要在伤口上撒盐!

相关文章

  • 美国教授问我,你们如此深爱孩子,为什么却总在伤口上撒盐?

    文 | 大J 两周前还在国内的时候,我们带着小D去了上海的乐高乐园,那里绝对是所有喜爱乐高的大小朋友们的乐园,快乐...

  • 你如此深爱孩子,却为什么总在伤口上撒盐?

    一次,我带着女儿在游乐场排队坐乐高飞盘,等候时看到这样一幕: 一位妈妈带着6岁男孩坐飞盘时,孩子不小心把自己的包掉...

  • 如此深爱我们的孩子,请不要在孩子的伤口上撒盐

    今日开美老师的分享,让我想到了以前读读过一篇文章的观点:"一个外国教授之前去过中国做访学,当时他在上海北京两个大城...

  • 每个出轨男人的背后,一定有个“为了孩子”的女人

    很多女人不肯离婚,总是把“为了孩子”挂在嘴上,男人似乎抓住了女人的这个致命弱点,不仅在伤口上撒盐,更是肆无忌惮地伤...

  • 2020-07-23

    在伤口上落泪和在伤口上撒盐,效果是一样的,这就是效果定律,科学证明,人排出的眼泪、汗水都是含有盐的,如此,在伤口上...

  • 伤口上撒盐

    泡芙在撞到一位刚听完路边歌手演唱的女孩后,女孩袋子里的东西散落,包括请帖,口红等等,当她收拾完以后 一张公交车卡不...

  • 吃苦瓜

    电脑上又是空白的页面,我好像很久没好好写小说了。「为什么不写写苦瓜?」他总是问我奇怪的东西。「那不是要在伤口上撒盐...

  • 作用与反作用

    “别在伤口上撒盐”这句话听着有些难过,但是,在伤口上撒盐未必也不是好事,相反,有消杀细菌的作用,凡事无绝对。

  • 又该怎样疗伤

    记得以前自己说过,如果受了伤,往伤口上撒盐,虽痛,但是愈合得更快,我倒是愿意撒一把盐 也许是,这个伤太痛了, 也许...

  • 伤口上撒盐,是这样一种体验

    ​伤口上撒盐,会使伤口周围组织细胞严重脱水、坏死,刺激神经,引起非常剧烈的疼痛。 伤口上撒盐使人疼痛的原理,主要是...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美国教授问我,你们如此深爱孩子,为什么却总在伤口上撒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lnri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