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一种过程,是一种改善生活的方式与途径。观课议课是以文化人,是期待用我们认为值得追求的东西给教师和教研带来改变,改变参与者在听课议课时的某些行为,使其形成一些新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和而不同”是观课议课的思维和行为方式。
“和”意味着和谐,他是差异中的同频和一致;“和”还意味着和睦,参与者彼此友善,在关爱中共生;“和”也是合作,是共同是一起,他不仅意味着参与者共同担当,也意味着参与者在活动中互相帮助。“和”是一种方式,“和”是一种氛围,“和”是一种力量,“和”也是一种境界。从目标、动机来看,“和”强调参与观课议课的教师心往一处想,并未同一个目标共同努力。
“和而不同”的“不同”只在周围的人保持和谐融洽的关系的同时,对待任何事情,我们都必须有自己的独立思考,不要人云亦云,不要盲目附和。“和”并不是同质,也不是没有差异,而是要尊重不同和差异。求“不同”首先是基于对课堂教学本质的认识和理解。求“不同”意味着观课议课的目标不是在不同意见和方法的“多”中求“一”,而是在现有课堂方法的“一”中探讨出“多”的可能性来。“多”既为参与者的自由表达提供机会,同时也为参与者的自由创造留下空间。单一性是生机和活力的杀手有碰撞的思想交流才能产生新的思想火花,才能产生新的智慧。在观课议课中,“不同”意味着参与者独立思考,承认彼此的差异性,他强调尊重和张扬人的理性与自由精神鼓励参与者发出不同的声音,尊重“不同”的方式,理解“不同”的表达,接受“不同”的结果,在尊重差异性和多样性的对话交流中激发出人的创造性与超越性。
人因思而变。教师成长离不开思想,关可益客的质量取决于思想的有效性。关科异客在三个层次上促进教师“思想”。首先是尊重教师思想的权利,为教师的思想活动留出空间;其次,是让教师有所发现,它通过教师的思想过程谋求实现议课的良好质量和效益,让教师得益在理性争辩中思考和获得更加合理有效的学方式;再次,是培养教师思想的意识,促进教师成为反思型实践者。在自觉而主动的关注和思想自己的处境、现状、角色、使命和前途以后,教师可能发现通往幸福人生的道路,进而更加积极主动地为学生的发展承担责任。
“思”是人的生存方式和手段,“诗”是人的活目标和归宿。“诗意”生活是一种富有理想和希望的生活,是一种对自身当下处境产生顿悟,并由此进行自由创造和持续超越的生活,是一种超越世俗功利,转而欣赏自身创造性力量,审美生活是一种因为创造和超越而享有愉悦,丰富和充实的自由生活。课堂教学是教师永远未完成的一种创造,观课议课坚持开放的课堂教学观,以“思”为基础,促进参与者为未来教学而创造,在自由创造中追求诗意生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