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古人的智慧更是层出不穷,为后人修身立业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学习先人著作总需了解人物所处的时代背景和个人的思想生平。《老子的门徒》一书就为我们讲述了老子的经历。全书语言浅显,内容生动,以小说的形式从普通人的视角展现了一个平易近人,喜忧随人的哲学圣者。为大众学习老子的思想提供了生活脚本。
老子主张道法自然,将慈、俭、不争当作人生的三宝,认为人生在世,要学会清心寡欲、见素抱朴、功遂身退、虚怀若谷。因为“物壮则老”,所以“知正”方能“不殆”。
以养身为例,老子主张顺自然之道,逢阳而作,遇阴而息。老子的百岁寿就是例证。纵观历史,真正长寿之人,总是能顺应身体的自然需求,按时作息,细水长流。而违背了这一规律,譬如熬夜,暴饮暴食,都必会给你的身心带来戕害,从而透支生命。但凡热衷健身之人总以老者或病弱者居多,这实是不遵循自然之道而后省者。自然之中,长命者,以树木居多,树木取滋养仅从泥土和水,可谓清净无为,但生命却融享绵长。可见欲望愈多者,其生命也就愈短暂。
老子为人主张慈爱,不争。所谓不争亦是争,夫唯不争,则天下莫能与之争者。上善若水。水至弱而无形,只以低洼处容身,不与争,却无孔不入,无坚不摧,天下莫能与之争也。马云在扩充他的商业版图之时,他做了别人不愿做的事,因而取得了大众的认同并大获成功。以物流为例,他投资千亿在全国建立智能化仓储,并在五至八年的时间内不计回报,为他的电商三流理想铺平了道路。马云不争,却成就了他的商业帝国。
老子是一个孤独的圣者,在政治方面,他一生主张清净无为,以无为之民实现有为之治,以自然之道来修身强国。可惜他的门徒鲜有识道之人。以王子姬朝为例,他自视有为,为着复兴周朝的理想孤注一掷,未及修身,宁冒天下之大不韪篡权夺位。这无疑是以卵击石,以致他最终客死他乡。姬朝将老子的奉劝置若罔闻,致使王城生灵涂炭,误国误己。我们每一个人生活的圈子都可谓是一个小型的政治社会。在当今太平盛世的社会主义社会,老子的无为而治的思想既符合国情,又能修身齐家强国,何乐而不为呢?
在本书中,老子的守藏史之位是由老子推却王师之名而避嫌自请。职虽小,却能洞观全局,博览古今。老子一生爱书,在广泛的阅读中获得了深厚的积淀才最终成就其洋洋五千言的《道德经》巨著。试想,如果老子没有此等机缘阅尽天下古书,他能成就此文吗?教师作为灵魂的雕塑者,则更应多读书,加深学问,才能有知可授,也才能让自己的身心得到升华。
教师是一项神圣的职业。说其神圣,是因为他所雕琢的是人的灵魂,而且影响世代春秋。任何人的一生能知遇一有道之师都将受益终身。为此,为人师者,更应修身养性而齐人。在寻求正确的修身之道上,老子作为师者的圣祖已经为我们积累了很多关于修身的宝贵精神财富。
欲求过多,才会外忧内患。老子的俭啬之风使其身心放达,因而超脱物外。在物欲充斥的现代,我们身边所缺失的正是这种自然之风。在《老子的门徒》一书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位对人以慈,衣食极俭,与世无争的博学之人。他求知若渴,洞察世事,虚怀若谷。正是这种品质和机遇,才最终铸就了其先哲先圣的巨大成就。作为后代的我们更需秉承先祖历经时代考验的正确理念,将老子的这种自然无为的哲学理念代代流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