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简友广场
读余华《文城》有感(四)

读余华《文城》有感(四)

作者: 蓝齐儿1012 | 来源:发表于2023-09-26 20:03 被阅读0次

冬去春来,林祥福留在了溪镇,没有和冬天一起离去。当绿芽在树木冻裂敞开处生长出来时,林祥福在溪镇扎下了根。

感想随记:林祥福能够扎根于此,不在漂泊,我揪着的心,也随着故事情节放松了下来。其中描写绿芽在树木冻裂敞开处生长出来时,这句话,也是在类比林祥福迎来了新的生活里程,我这么想。

陈永良请风水先生选了一个黄道吉日,作为木器社开张之日,也是他们两家乔迁之时。

这一天,二十多个邻居陆续走来,这些说话时语调飞快的男人和女人,嬉笑地挤进屋门,风卷残云似的搬空了陈永良的家。他们每人搬起一物,三个孩子也被他们抱到了手上,后来的几个人看看实在没有什么可搬了,就追上去搭一把手。这些人浩浩荡荡走在街上,后面跟着更多的孩子,来到街道东边的那两排新盖的楼房。尾随在后的李美莲眼睛湿润,这位历经漂泊之苦的女人,终于在这一天感到今后的生活有了根基,她对走在前面的陈永良说:“这么多人来帮忙,做人是做到头了。”

顾益民也来了,他带来了几串鞭炮,让两个仆人在院子大门前点燃鞭炮,在噼噼啪啪的响声里,顾益民看看崭新的两排楼房,又看看众多前来帮忙的人,对林祥福和陈永良说:“你们在这里落地生根了。”

顾益民看见林祥福的女儿站在一张桌子下面咯咯笑,她抱着桌腿像是抱着父亲的大腿。顾益民问林祥福,这孩子叫什么名字?林祥福说:她是吃百家奶过来的,因此叫林百家。顾益民点头说:这名字好,这名字吉利。

站在一旁的李美莲听了有些心酸,等人们散去,她悄声对林祥福说,该去找个合适人家的女人,她说:不为自己,也该为孩子找个妈。”林祥福笑了笑,不以为然地摆摆手,对李美莲说:“你就是孩子的妈。


感想随记:李美莲眼睛湿润,我想这是苦尽甘来的幸福感,又当着这么多相亲的面,需要控制情绪,所以湿润的眼睛就道尽了她的内心情感。飘了太久的人,能够住进丈夫和另外一个兄弟般的人,一起盖起来的房子,于她而言,心里的家奔现了。

李百家已经慢慢长大,我也喜欢她这个名字,叫起来就觉得充满了人间烟火气,很接地气儿,有种与生俱来的踏实感。

林祥福对李美莲说,你就是孩子的妈。结合之前的情结,我想这么说,这么做的理由是,有对小美的情谊,有对李美莲的信任,有对现在生活的满足,也有林祥福心里不想放进其他人了。小美找不到,女儿是他全部的情感寄托了,我如此猜测。

相关文章

  • 读余华《文城》有感

    和许多读者一样,接触余华的第一部作品,应该是《活着》,这本书也是成为了常常给别人夹的一道“菜”,暌违八年,余华发布...

  • 读余华新作《文城》

    文化根脉传承有代、文化长城守卫家国 ——读余华长篇小说新作《文城》 最近抽空读了著名作家余华的长篇小说新作《文城》...

  • 是怎样的《活着》来支撑着我们活着

    ____读 余华《活着》有感 余华说:“日出...

  • 读余华的《文城》

    读一本书,读完之后总是不断浮现其中片段,才是有趣的。我已经不读书很久了,工作以后,真正读完的只有《廊桥遗梦》,...

  • 读余华的《文城》

    余华的《活着》已经读过两遍了,这两天在看他的另一本长篇小说《文城》。 林祥福来自北方,出生在一户富裕人家。 父亲是...

  • 读余华《文城》(二)

    昨晚继续读《文城》,本以为是微信读书里的免费阅读,我还暗暗窃喜,结果发现——要收费了。想了想,好的文字值得读...

  • 读余华《文城》(一)

    第一次在简书书写文字,记录生活。那就以最近正在读的书《文城》开篇吧。鲁迅先生说过,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挤一...

  • 余华《文城》| 没有一个地方叫文城

    “初读余华悲痛油然而生;再读余华深刻理解苦难”。这是我读完余华的多部作品后的感受。时隔8年,《文城》终于降生。 《...

  • 余华《文城》

    看《活着》那时候,不记得我多大了,依稀记得也是边哭边看,怎么会那么苦的活着呢? 到《文城》的时候,也就是此刻的我,...

  • 余华——《文城》

    也许这份平和与坦然是文城,是小美,是林祥福,是余华最后想得到的安宁。 “这里是文城吗?”总有一个地方叫文城。 这...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余华《文城》有感(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lphb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