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自己是中国人?如何看待中国文化?中国人安身立命的精神资源是什么? 中国文化精神的本质是什么呢?著名历史学家许倬云先生在《中国文化的精神》一书中,带领我们寻找中国文化的根底。
历史的颠簸和挫折,使得中国文明丢失了不少本来有的好传统。书中,许倬云先生从天、人、群、己各个角度呈现中国文化的精神,希冀在文明的土壤发掘养分,追寻和唤醒那些被遗忘的精神余沥,滋养和灌溉当代中国人的内心。作为“大历史”的叙述者,许倬云并没有展开长篇大论,而是从诗文、小说、书画、烹饪、中医、民间信俗等更多带有烟火气息的画面中去找寻答案。对此,他解释:“历史不是少数精英的历史,也不是数场战役和几番革命就能够改写完成的。历史的意义其实更多的是在于大多数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中,在于衣食住行,在于柴米油盐酱醋茶。”
中国文化的精神不是孤独的、抽象的理念,它存在于华夏历史的肌肤之中,浸润于亿万百姓的日常生活。过去史家论中国文化精神多从精英观点发挥,以致不太能关注广大民众,也不容易为普通民众理解,许倬云独辟蹊径,重新反省“以人为主体,天人合一”的中国文明,“大传统”与“小传统”并重,考察普通人所思所想,重新检讨中国文化中庶民百姓的精神层面,展示一个活生生的、日常生活中的中国文化。并且认为,只要民族不亡,生命永续,中国文化的精神也将继续薪火流传下去,成为全人类不可或缺的重要文明之一。
中国以宗法和血缘凝聚的人际网络曾备受指责,而许倬云却反思,“中国人的亲缘凝聚力远比其战斗集团更为持久和具有弹性”。这是一张庞大绵密的网络,存在许多必须信守的规则。中国人强调的“修养”是个人不会完全孤立无助,艰难困苦时必定有人可以伸出援手。同时,个人的行为,举手投足无不在众人监视之下,人和人之间的规律之严,甚于法律。在这个传统社会的网络,人与人之间的互相约束、互相监督,使人人无所逃于天地之间。由此衍生出来的便是集体主义,一种根植于中国社群几千年的集体主义。
在许倬云眼里,21世纪的世界,似乎正在与过去人类的历史脱节。在这样的环境下,中国人的世界也正面临剧变。个人的疏离,切断了人与人之间的纽带;只顾今日,切断了时间上的连续。“人本来是一个合群的动物,可是今天我们变成许多孤独的个人……我们面向太空开拓,可是我们保不住自己地球上的资源。我们有大量的货品可以消费,但是我们管不住自己的欲望。”现在的中国已经完全不是中国传统的面貌,为了现实考虑,很多人不顾一切追逐利益。因此,许倬云担心,人与人之间的冷漠会加剧社会的分裂。
对许倬云先生的某些观点深表认同。
1、中国文化,是以农业生产和农村聚落为基础的文明系统。自从新石器时代开始,中国就发展出了定居的耕种农业。战国以后,逐渐发展出精耕细作的小农制度。也就是说,中国的社会建立在差序格局的基础之上——人跟人之间有一定的义务和权利关系。这样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我们不走全盘西化的道路了。
因为农业生产的缘故,人与自然的关系也非常密切,迥异于采集和游牧的文化,后者所处的自然空间是移动的,不像定居的村落,与其四周的环境会保持持久而密切的相关。在这种情况下,人与自然之间也有一定的互动。因此,中国文化中人与时间、空间的关系是三者合一的。人随着时间流动,人也在空间之中融为一体。人与自然彼此息息相关,不可分割。在如此的美学原则之下,中国文化中才会出现道家的思想——人是自然中的一部分,人不能离开自然,人也不能自我异化于自然之外。
2、人的身体,在中文里的解释是:圆颅方足,象征着天圆地方——人本身俨然是一个宇宙。战国时代,阴阳家与五行家两个自然哲学学派,各自陈述了他们的宇宙生成论。阴阳家认为,宇宙之间有阴和阳两股力量,二者交缠互动,成为宇宙运行的动力。宇宙之间所有的事物,都有阴的面和阳的面。两者并不只是对立,也能互补,相生相克。五行家则将宇宙的构成归纳成金木水火土五个因素,或是五个成分。五者相配生成万物,每一件事物都有特定的五行成分,不能过多,也不能过少。秦汉以后,阴阳家和五行家的学说结合在一起,成为中国自然哲学形而上学理论的基础。
阴阳两个因素不能独立运作,孤阴不生,独阳不长。因此,女娲和伏羲必须同时存在。阴阳之间,应当调和而不是对抗。在两个因素之中,永远是寻找平衡,任何一面的过强或过弱,都会造成整体的不平衡,进而导致灾难。
3.许倬云先生讲中华文化特质是:“因能容纳,而成其大,因能调试,而成其久”。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只有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才是我们对待文化的正确态度。钱钟书先生对中国文化的态度也是中庸之道,混纺出新。对于中国文化两位大学者可谓是不谋而合,异曲同工。中国古代的灿烂文明的必将在新时代再创辉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