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对话内容已经相关伙伴授权,在此谢谢。
5月,在魏君老师成都非暴力沟通—“倾听的艺术”工作坊上,一位学员志愿者主动配合老师做倾听技术的演示。
志愿者认为她特别爱的18岁的侄儿有些“冷漠”,希望得到老师的倾听。而这位侄儿也同在课堂。
演示结束,志愿者轻松很多,回座位时提出希望和侄儿拥抱一下。于是,侄儿就在自己的座位上,伸出一只手,表示接受。志愿者的第一反应是:“你们看,你们看,他就是这样不主动。”
这时,老师问:“请问谁需要拥抱?”停顿一下后,老师又说:“有时,我们不能主动时,会说对方不主动。”那个场景,老师的话触动了我。
回家后和女儿聊课堂这个案例,是希望和她分享“谁有需要,谁主动”这个点。听完后,女儿看着我,问:“妈妈,那个哥哥18岁了,比哥哥大(注:我的侄儿,15岁,身高:1米8)是吧?”
“啊?是啊。”
“课堂上,那时你们大家的注意力都在他身上,他想拥抱吗?”
“啊?”
“他可能会感到尴尬的。”
她的回应出乎意料,不在我希望分享给她的点上。却又让我感到欣慰,她提醒了我:关注人、看到人。
第二天课上,我分享了我和女儿的对话。中午还问了这位18岁的学员,女儿是否理解到他了。这位学员回答:“太理解了。”
回家给女儿反馈了哥哥的回应,女儿说:“妈妈,你们大人有时真的不理解孩子。”
接下来,我们还做了关于青春期孩子“个性化”过程的更多谈话。
感谢孩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