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可以不理解大人,
因为他们没有当过大人;
但大人不可以不理解孩子。
因为他们曾经是孩子。
我是李明洋,这是我记录每天生活、学习、工作、思考方面的第17篇文章,我会每天更新一篇,坚持1000篇。
今天听了杜伦大学教育专家Wendy博士关于如何帮助孩子学会调节情绪的课程后,才发觉自己在平时跟孩子沟通中其实存在很多问题,但是自己都没有意识到,作为成年人,虽然也曾经是孩子,但是对待孩子,很多时候我们还是缺乏同理心。
比如有的时候孩子遇见不顺心的事情就开始闹,如果这时候大人耐不住性子,对孩子大呼小叫,其实是有很大问题的,这种做法往往会适得其反,孩子会闹得更厉害,原因就在于大人没有洞察到孩子的真实感受,没有理解孩子情绪的变化,其实孩子可能只是想表达出自己的抗议,或者想引起大人的关注,当大人误解孩子的感受之后,因为孩子不会用更多的方式去解释,所以就只能用更加极端的方式去表达情绪。
我印象中有一次恩恩很想去游泳,我答应带她去小区泳池游泳,但是那天水有点冷,很担心她游完泳感冒,思来想去最终带她回家,然后小家伙就一脸不高兴,给她讲道理她反而会紧皱眉头,继续试图让她听明白今天不游泳是为了她好,结果孩子哇的一下子就哭了出来,感觉特别委屈。
这个时候我意识到孩子因为愿望没有达成,心里是很难受的,不应该再给孩子说其他的事情了,应该把她的这种感受说出来,然后我就抱着她轻轻地拍着她的背说,爸爸知道恩恩现在非常难过,你想哭就哭出来,爸爸陪着你,你慢慢哭,你哭完爸爸给你拿一个好东西,然后一会爸爸给你读三个故事。渐渐地恩恩就不哭了,然后问我好东西在哪儿,要听故事。
一般在发生这种情况的时候,家长要先想一想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孩子有这种情绪的表达,不要无视或者否定孩子的感受,要先认同理解,确定好孩子的真实感受后用语言的方式表达出来,让孩子明白你了解他的感受,明白他想表达的情绪是什么,然后再通过转移孩子注意力的方式把孩子从之前的情绪当中带出来。
还有个特别形象的例子是孩子打针,打针本身是很疼的,每当孩子打针一哭,很多家长下意识的反应是什么?通常会说这样两句话,一句是“一点儿都不疼”,一句是“宝宝不哭”。结果呢?说完孩子的哭声越来越大,而家长也跟着越来越急躁,还混杂着心疼和无助,结果自己的情绪也跟着天翻地覆了。
孩子为什么在家长说完不疼之后,反而哭声更大了呢?因为不疼二字非但没有理解孩子的感受,还否认了他的切身感受。打针难道不疼吗?事实是打针对于孩子而言明明是很疼的!一个针扎进来了,孩子又疼又怕,家长告诉他不疼,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有限,只好用更大的哭声告诉家长,爸爸妈妈我疼死啦!
还有一种家长,通常是爸爸,这个时候用另外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对孩子感受的不接纳。就是“你别紧张,放松点儿。”但是这么跟3-6岁的孩子说话,他能理解什么叫别紧张,什么叫放松吗?并不能。他能接收到的信号是反正爸爸好像不是很在意我的感受,他说的话我又听不懂,不知道该怎么做。
所以大家看,无论是哪种方式,都没有做到理解和接纳孩子的感受。那正确的说法应该是什么呢?其实也很简单。在打针之前,给孩子打好思想上的预防针。“宝宝啊,打针可能会疼哦,爸爸妈妈知道你会疼,所以我会一直抱着你。你很勇敢,肯定没问题。”打针的过程中,也使用同样的话。
第一,打针可能会疼,表明你理解孩子的感受。
第二,爸爸妈妈知道你会疼,表明你接纳孩子的感受,且你还会抱着他,用动作表达这种接纳。
第三,告诉孩子他很勇敢,肯定没问题,这是一种巨大的鼓励。
理解孩子的感受,接纳孩子的情绪,使用语言说出你理解的感受,帮助孩子梳理情绪,积极回应,给于鼓励。作为家长,必须学会这些,才能跟孩子进行更平等顺畅的交流,也会进一步增进亲子关系,让孩子明白爸爸妈妈才是最懂他的人。
家长应该明白,孩子没有当父母的经验,要他们从父母的角度去看问题是有些困难的。可我们不同,我们也曾经是孩子,也曾经有过像他们一样的烦恼与痛苦、期待与追求,也曾经渴望父母理解我们,我们和孩子经历了生命中相同的东西,为什么不能首先理解孩子呢?
我是李明洋,这是我记录每天生活、学习、工作、思考方面的第17篇文章,我会每天更新一篇,坚持1000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