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读书
《留德十年》随读随记之一

《留德十年》随读随记之一

作者: 在水丫丫 | 来源:发表于2017-07-05 17:52 被阅读0次

      季羡林的《留德十年》,朴实清新,非常好读,有时间的话,一两天便可读完。

        语言干净毫无拖泥带水,偶尔有些小幽默和俏皮的比喻,全无做作。如他当初的出国,理由之一竟是不想当”狐狸“——当时留学镀金的人回国后趾高气扬,总以为自己很洋气(用当今最流行的话来说),他有点想鸣不平,又怕别人说他”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于是勇而出国,呵呵,这种通俗自然而率真自嘲式的坦白,我喜欢。

        在回忆自己的几位老师时,说到当时(二战)夜深人静送耄耋之年的恩师回家,由于灯光管制,只有白雪映路,两个孤单的身影踯躅在深夜的雪地里,那时那刻的清冷,成了他记忆中的”保留节目“......像这样的叙述与表达,很多很多,随处可拾,我喜欢。

          读季老的文字,有种很特别的感觉,会有出人意料的感觉:啊,原来他的文字是这样的风格;过瘾,但毫不油腻,读着读着想放慢速度,怕一下子读完了——再很快寻一本这样的书,怕不容易。这感觉吧,有点想笑,想和人分享又觉得不宜大张旗鼓。嗯,有点像这两天吃的杨桃,爽口,多汁,微甜,清香。

        慢慢地,从字里行间,我看到了一个如此特别的温文尔雅的形象:爽利、大气、既来之则安之,默默地承受着远赴他乡的孤寂,经历着战争期间饥饿与轰炸的双重压迫,却能同时按部就班修好几门功课,博士论文得到全优的成绩,还有闲暇静静观察德国人的日常生活,感受德国学者执着于专业研究而浑然忘却炮弹威胁的情景——一个有些超然物外的学子形象跃然纸上。

      没想到,季老和他的文字,是这样的一种味道。

        同时,感觉到到德国人的特别:他们似乎生活得很单调,他们的表情也近乎木讷,他们没有太多的弯弯绕,过得简单直接。

      尚未读完,随记于此。

相关文章

  • 《留德十年》随读随记之一

    季羡林的《留德十年》,朴实清新,非常好读,有时间的话,一两天便可读完。 语言干净毫无拖泥带水,偶...

  • 写日记

    饭后无事,乱入悦读吧,偶遇季羡林的《留德十年》,便顺手取下随意翻了几页。这本书主要是季老留德期间的日记,看...

  • 《留德十年》[中]季羡林

    《留德十年》季羡林 在《留德十年》中,描写的是季羡林的留学生涯和当时的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吸引我读这本书的原因...

  • 读《留德十年》

    《留德十年》后,再读文章《重返哥廷根》,内心深处充满无限思绪,除却感动,究竟还留下些什么,原谅不能用文字描述,只...

  • 留德观时局——读《留德十年》有感

    “毫无荒唐言, 半把辛酸泪。 作者并不痴, 人解其中味。“ 季羡林先生将他留德的十一年回忆整理在了一起,其中的经历...

  • 读《留德十年》有感

    一口气读完季老先生的《留德十年》,季老雄厚的文学功底竟带我入梦,似与他共同经历了丰富复杂的人生起落与悲喜般,一时百...

  • 读季羡林《留德十年》

    总有那么些如雷贯耳的人物,知道很有名却不知道他具体是做什么的。比如季羡林,他到底是国学大师?语言学大师?还是哲学大...

  • 随读随感随记

    由于许玉兰犯了生活错误被三观知晓后,三观就开始享受的生活了……三观的老婆洗床单呢说:“许三观,我揪一把水。”三观说...

  • 随读随想随记

    人懒,本没有备货了,断供算了。可又不甘心,日更了二百多天呢——哎,适才的“断供”该“断更”才对,这可真有点老糊涂了...

  • 背影——读《留德十年》有感

    打开书,眼前仿佛有一片浓雾,一个背影在其中若隐若现。 那是一个青年男子的背影,修长而挺拔。他的身上洋溢着年轻的朝气...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留德十年》随读随记之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lwqh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