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我读书时最喜欢摘抄金句,喜欢各种图文笔记,喜欢看故事不喜欢看论述……
总之越简单越好,省时间、省脑力的各种拆解、详解可以让我花最少的成本抓住一本书的核心内容!
想想都挺美的!
可事实真的如此吗?
打个比方:这些贴心的知识服务让我做选择题,没让我做问答题,阅读过程中的那些知识真的都“嵌入”我的大脑里了吗?
《写作是门手艺》书上有句话彻底刷新我的认知:“复杂的头脑需要海量的输入。”
换句话说:大脑的反应是否敏锐、分辨率是否高,取决于阅读的深度和广度。
显然这远非上面这些快餐式阅读能够达成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
一、阅读带来深度思考
《认知觉醒》书上说:“学习任何一门技能,本质上都是大脑中的神经细胞在建立连接。”P172
阅读是一种技能,长期坚持阅读的人通过读书这个重复的动作,刺激大脑调节神经元之间的连接。
你用得越多的部分,神经元的链接就会越密集、越丰富,从而神经网络整体上变得越发达。
随之而来的深度思考力,在阅读的过程中也就慢慢形成了!
你也许会问:我怎么知道自己会深度思考呢?
有个很简单的标准:
当你遇到问题时是顺着本能习惯做出应激反应,还是慢一拍思考——
这个问题是怎么产生的?它背后的根源是什么?
别人有没有遇到过类似问题?他们有解决方案吗?
我看过的书中有没有提到过同样的问题?作者有没有解决问题?
因为“几乎所有的书籍都是智者看待事物、做选择、决策的过程。”《认知觉醒》P222
从这一点出发,阅读是提升思考力的最好途径,每读一本书就相当于和作者进行一次对话,是获取顶级思想、让自己深度思考最低廉的方式了!
那如何通过阅读提高自己的思考能力?
李睿秋老师在《打开心智》书上给出了一个简单的建议:
试着去读一些复杂的、需要动脑的文章或书籍,从你只能勉强理解的难度开始。
不用强求读懂多少,也不用追求从中得到多少收获,但要努力读进去。
这样做的目的不在于从其中获得启发,而在于锻炼我们的大脑,让它逐渐习惯这种需要动脑的模式,通过调节神经元之间的连接,把获得的外部信息尽可能储存起来备用。
进而当我们遇到问题时,大脑能够快速运转起来,通过思考找到性价比最高的答案。
二、阅读带来优质输出
《认知觉醒》告诉我:“阅读是为了改变。”
“真正读好一本书,往往需要花费数倍于阅读的时间去思考和实践,并输出自己的东西——可能是一篇文章,也可能是养成一个习惯——这个过程比阅读本身要费力很多。”P225
这段话对我的触动特别大,从前的我以为一本书只要读完,读书的过程就结束了。
现在我的认识到:
阅读只是整个过程的开始,阅读之后的思考、思考之后的实践比阅读本身更加重要(这里主要指非虚构类书籍)。
这个输入、思考、输出的过程也深刻地改变了大脑。
①缝接
罗胖曾说:“我每天要求自己写够五篇阅读心得,不用长篇大论,短短几个字就行。每天写五篇阅读心得就是逼迫自己原来的知识结构对新知识作出反应,然后把这些反应用文字固化下来,缝接的过程就完成了。”
我的理解:在阅读过程中,遇到触动点时就停下来思考一个问题——这个触动点还能用在什么地方?
罗胖不找出5个联系是不会罢休的;对于我们而言,这么做可能有难度,可以从1个联系开始思考,循序渐进。
这么做就在倒逼大脑思考,主动建立新知与已知之间的关联,那些反复提取的知识点往往藏着更多的触动点。
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大脑发现一个刺激总是反复出现,就会把对应的神经元节点优先级调高;发现两个信息总是经常被联系起来,就在它们之间创建一条更短的通路,随之而来的就是大脑在调用线索的过程中分辨率会越来越清晰。
②写作
从前的我认为只要自己努力地输入、不停地读书,就一定能学有所成;
可现实却无情地打我的脸,这种只重输入、忽视输出和实践的阅读方式,让我变成了一只囤积信息的松鼠,很少想过我读了这么多书“收获了什么吗?”
大脑思考的本质是对信息的加工,是碎片化的简单拼凑还是系统化的深度整合,取决于怎么处理信息。
周岭老师在《认知觉醒》里面写道:“有作品意识才有未来。”P134
不管读什么书,能用自己的理解把读到的内容写出来、分享出去,还能让别人一看就懂,不仅把书上的内容内化了,还能让自己更加重视思考,因为公开输出的每一件“作品”,都要尽最大力气将作品打磨成自己当前能力范围内可完成的最好的样子。
为此,要把一个触动点写清楚,我就要查阅更多的资料、阅读更多的书籍,直到所有的知识阻塞都打通为止。
而写清楚的过程,是一个强化记忆神经链的过程,更是一个把短期记忆转变为长期记忆的过程。
我惊奇地发现:为了写好今天这件“作品”,原本存在于我大脑中那些杂乱的想法,经过加工变成有序的思考;
我甚至收获了更多的想法和观点,知识与知识之间形成更加紧密的关联。
③实践
《认知觉醒》这本书对我最大的改变之一在于一句话:
“现在你印象最深的触动点是什么?”
从此我“只取一个全书最触动自己的点,然后尽可能去实践、改变。”P45
比如我特别喜欢“极度专注+主动休息”的阅读模式,从读到之日起就启用书上推荐的番茄钟,给自己设定读书时间和休息时间,让精力始终保持高位状态,以往那种分心走神的情况彻底消失不见。
我知道这种触动点与我目前的认知圈贴合最紧密,能与现有的知识关联——
只要是我读过的东西是能触动自己并解决实际问题的,都是贴近自己的成长方式。
随着我自身思考能力的不断完善,原来我够不着的知识,比如上文中提到的我只能勉强理解的内容,就会在无意中离我越来越近。
这大概就是在大脑中形成了正向增强回路:读得越多、实践越多,问题和感触就越多,反过来促进我继续阅读、思考、输出,大脑的反应速度和分辨能力也在打造认知网络的过程中一路提升!
三、阅读带来美好人生
周岭老师告诉我:“阅读就是和高层次的人聊天P64,我的书架就是智者朋友圈。P203”(《认知觉醒》)
这个说法真是颠覆了我对阅读的认知!
每本书在我眼里不再是无声的黑白文字,而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在和我聊天!
阅读在我心里变成了一种最美好的人生体验,想想都挺美:
“脚步不能丈量的地方,文字可以;眼睛无法看到的地方,文字可以。”《认知觉醒》P222
当我拿起《活出生命的意义》时,我读懂了维克多·弗兰克在纳粹集中营的苦难人生中找回生命的意义:
纳粹能摧残他的肉体,却不能击垮他的心灵!
在最绝望的日子里,他用心灵的眼睛想象自己从死亡集中营获释后,站在讲台上给学生讲述这段生命中最阴暗的日子,告诉学生自己从这段痛苦遭遇中学得的宝贵教训。
结果弗兰克重获自由后,他创造了著名的“意义疗法”,帮助成千上万的人走出了人生阴霾。
这个故事让我真正明白了情绪ABC模型的真谛:
不管遇到任何事,我都拥有选择的自由!
结合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费斯汀格提出来的90/10法则解释一下:
生活中的10%是由发生在我身上的事情组成,而另外的90%则是由我对所发生的事情的态度决定。
一件事情最终的结果是好还是坏,10%由事件本身决定,剩下的90%则因我们的反应、态度、解决方式决定。
维克多·弗兰克在这方面给我作了最好的示范!
从此,我学会平静地面对生活中大大小小的不如意,因为90%的掌控权在我自己手里!
我可以模仿弗兰克进行心灵演练,在大脑中先过一遍“电影”,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梳理一遍,最后冷静下来再作决定,避免盲目冲动!
这样的阅读又怎能不让大脑越变越聪明呢?
所以,我每天都期待和“顶级的专家交流谈话”!
四、如何阅读?
特别要提醒的是:阅读的门槛特别低,但不意味着拿起书就能发生改变,“好东西读多了,头脑的雷达才会敏锐,分辨率才会高,才会产生精细的感觉。”(《写作是门手艺》)
否则不分好坏见书就读,可能会“读出一身病”来!
刘军强老师打了个形象的比方: “粗粮营养丰富,但不适合有胃病的人。对一个肠胃娇嫩的人,恰当的做法是用较长的时间、较易消化的食材对其进行细心调理。这样的读物一要有趣、二要有料。前者让读者能读下去,后者让读者有所受益。”
1、选书——与个人需要匹配
每个人读书的目的和需求都不一样,选书的标准也不同。
我选书很少看推荐书单,而是优先向自己提问: “我当前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比如我想学会结构化写作,就在豆瓣上找到刘军强老师写的《写作是门手艺》这本好书。
其次,我优先选择经典畅销书,如《金字塔原理》、《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这些书都经过市场和时间的考验,值得一读!
再者,我还喜欢留意在一本书中被作者多次提到的书,这些信息往往都是继续发现好书的线索,比如我在《认知觉醒》书中找到的《心流》、《学习之道》、《财富自由之路》、《暗时间》……
最后,《写作是门手艺》一书中对选书有明确的说明,感兴趣的朋友可以阅读一下:
看作者——好的作者重质量,一般不高产
看出版社——好的出版社有比较成熟的运营机制和选书团队,有自己的图书品牌
看反馈指标——客观指标包括版次、印刷次数、网站评分、读者评语等。
这些数据可以帮助你大致评判书的品质,一本广受欢迎的书往往会多次重印和改版。网站评分和评语也能提供很多线索。
2、读书——推荐分类阅读
①消遣类读物适合碎片化阅读:可以不限时间地点,可以不必一口气读完。出差、等车等碎片时间都可利用。
②为采集素材而读的,适合快速扫读。事先明确需要做么素材,直接到相关的部分查阅做好标记即可。
③为启发思考而读的,适合深度阅读。
这类书一般比较艰深,需要热身才能进入,因此最好选择比较安静的场合,慢慢渗入、仔细体会。
《洋葱阅读法》书上有个“练兵场”的阅读方法可以参考一下:
深度阅读分为三个步骤﹣-"练兵场"。《洋葱阅读法》
"练"指的是寻找联系
"兵"指的是发现冰山,
"场"指的是多场景练习应用。
寻找联系的意思是当看到某句话或者某个概念的时候,要下意识地尝试分析该内容是否能够通过其它的现象解释。
探索冰山是指去寻求概念后的底层规律。
多场景应用是知道概念后,尝试在不同的场景下自如地运行该理论。
3、记录——不动笔不读书
以前的我有个陋习,要么动笔把书里的原文抄下来;要么直接复制、粘贴到文档里,可事后能回忆起来的内容很少,更别提从大脑中调用了!
现在的我明白只有经过大脑思考、加工过的知识,才能留存在我的长期记忆里!
阅读不在于读了多少,而在于自己想了多深。
我个人的习惯是只要读书,就做笔记。
在做笔记的过程中最关注的是“我学到了什么?我想到了什么?”,而不是“作者说了什么?”
首先,尽量做成电子笔记。可以做成格式标准化的电子卡片,例如书籍或文章阅读卡片、主题卡片、作者卡片、节录卡片和索引功能卡片。
下面有几个简易的模板可供参考:
①古典老师的SS卡片模板:
【原文引述】摘录原文
【核心概念转述】不是……,而是……,用自己的话转述一遍
【个人体验】我有一个经验、体验、感悟、发现
【行动指引】当……时,我可以……
②RIA便签法=(R)阅读原文+(I)用自己的语言重述信息+(A1)关联自身经验+(A2)未来如何化应用——来自于《这样读书就够了》
第一步,I便签:重述原文信息,意思是用自己的话把原文说出来,
第二步,A1便签:关联自身经验,意思是回想自己之前遇到的相关的事,当时怎么做的?反思做的好的和不好的地方
第三步,A2便签:未来如何规划应用,用SMART拆解目标,以后遇到相关的事,自己怎么做?
③见感思行卡片
见——我读到了什么?概述内容的亮点和重点
感——我想到了什么?结合个人经历/经验
思——我关联了什么?相关知识点/案例分享
行——我要怎么做?我会怎么用?列出具体行动清单
其次,做笔记时要区分原著观点和自己的批注。
再次,做笔记很辛苦,用语音录入法或者扫描软件把引文和批注录入电脑,降低输入的时间成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