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管理的意义是什么?我们我们要坚持不懈地记录时间、分析时间消耗、优化时间配比呢?我想,《小强升职记》中的六字原则给了很好的诠释:高效率,慢生活。我们追求高效率地做事,是希望有朝一日,可以随心所欲地把时间慢下来,去享受生活,达到一定意义上的时间自由,可以掌控自己每天做的事情,从而掌控自己的人生。宜快宜慢,张弛有度,随心所欲不逾矩。为了提高效率,除了我们之前文章介绍的方法外,书中也分享了一些小技巧,今天就再回顾一下:
1.可以考虑将所有需要电话解决的事情一并处理。‘计算机旁’、‘外出处理’也是一样,利用环境将一类事情集中处理,可以大大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利用环境、场景集中处理一类事情,这样有助于提高效率,好处是减少了场景切换的时间消耗和思维转换。集中时间打多个电话、集中时间处理邮件、集中时间回复微信消息都是同样的思路。所以,这里面就涉及到积累一定的事项,而不是每件事情接收到之后就立即处理,而这个判断原则,就是利用我们对每个事项进行重要和紧急程度的判断,这个我们在文章:时间管理的迭代进化之路中有提到过。判断2分钟内可以处理的事项,顺手处理了,否则记录再定闹钟的时间也得花费;对于其他事项,放进你的日程表中,设定到提醒闹钟,到时间再集中处理。
2.我们应该保持自己的节奏,将烦琐的、难度大的任务用简单的任务连接起来,这样能有效防止疲劳,也有利于集中精力。依然是大事化小的原则,正如盖一座高楼大厦一样,在于每天一点点地往上堆砌。任何难度大的任务都可以分解分一个个小任务,然后分解到每一天执行,并运用时间的力量来完成。比如完成一份技术方案报告这个任务,我们要做的,一般是先拟定提纲,找寻参考资料,设计架构图,再根据架构图列出每个模块的子大纲,这个时候方案的主干和枝岔已经出来了,剩下的就是添加上绿绿葱葱的树叶,把每个要点内的文字补充完善,有机会就尽量将任务前置,早点行动,时间更充裕,切记不可拖延,等到截止时间快临近时才手忙脚乱地加班冲刺来赶。所以,看似难事就是这样被解决了的。这些方法,古人也多次提醒过我们,包括: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还有曾国藩的结硬寨,打呆仗。这里我们提到了拖延,拖延可能是我们在时间管理上最大的敌人了,那么要如何战胜拖延呢?我们明天再来唠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