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标签似乎是一件很可恶的事情。
“他是上海人。”
大家觉得他天生优越被家里宠,看不起外地人。
“我的专业是会计。”
第一反应都觉得我是个安稳且斤斤计较的人。
“他是个学霸。”
于是他在别人第一印象里的生活趣味值就低了。
就连说一句“我是XX社团的”,大家都会因此判断你的爱好、性格。
每个人都是丰富独立真实的个体,不是一个点,而是一个立体多面的人。
以标签认识人,未免太草率了。
谁说被贴标签一定是坏事呢 我就是学会计的。“会计”在我身上的标签,让我在每一次面试的时候都要解释一遍我为什么不想当会计。
“这不是我选的专业,但我希望人生一定是自己选的。”
你看,很多标签的成因,并非我们自愿。
我选不上自己喜欢的专业,但这决定不了我过什么样的生活。
我不能选择我的出生地,但这不妨碍我善待每一个真诚待我的人。
这样的标签不应该被列入你判断一个人的标准。
但是被贴标签真的是一件坏事吗?
我得到的另一个标签是“你是个很拼的人”。
一开始我是很不情愿的,我一点都不想拼啊,我就想每天吃好睡好生活富足。
“拼”是不得不保持的状态,上班的梦想就是不要上班,我要向着我不拼的梦想努力啊。
谁说被贴标签一定是坏事呢但是慢慢地,这个和我并不符合的标签,成了我的良性约束条件。
没钱租房子的我,住得很远。夏天热得人都要被榨干了,每天单程上班两小时,早起不午睡真的很困。
刚搬过去的时候真的没想到,杭州的公交让我在车上看10分钟的书就会晕车,更不要说写推送了。
于是为了弥补路上的四个小时,只能牺牲午睡时间,在公司争分夺秒地挤时间写,累得每天下班时挤公交听音频睡着。
如果仅仅是抱着吃好睡好梦想,早就破罐破摔了,毕竟这样我都吃不好睡不好了。
但我没有,因为倘若有一天有人对我说,“我本来以为你是个很拼的人,没想到那么差劲”,这才是我更不想看到的事。
那我真的会觉得自己很差劲。
我会因为总是解释“为什么不当会计”心烦,但这说明了我还没有在另一方面有足够好的成果覆盖在旧的标签上面。
而且在分析问题时,一想到我也是个曾经学过会计的人,就会在成本和收益上多一分衡量。
当别人看到你买了个包就说你败家时,你只要做到新标签“我有钱”,别人对你的印象就是生活有品质。
标签虽然片面,但是是我们社交活动里的快速识别系统。
朋友圈那些素未谋面,谋了也认不出的朋友,我们其实一直在通过动态维持我们的联系,在想象里串起无数标签,串起一个对面的你。
标签其实是一面镜子,
别人对你的判断映在里面,
也左右着你怎么看待和要求自己。
谁说被贴标签是一件万恶不赦的事情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