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2019.01.20
追忆《我们仨》

追忆《我们仨》

作者: 念情浅如川 | 来源:发表于2019-02-06 22:00 被阅读2次

《我们仨》读后感5

今天把这本书看完了。如果说以前对于杨绛先生,钱钟书先生是敬而远之,认为他们是完全不同于我们的人。试问谁能够翻译文学巨制,一生会五六门外语呢?可短短五个半小时,真正看完后,我却觉得优秀的人和我们的差距巨大也渺小。只是他们一生知道自己喜爱什么,并以此为乐趣。

杨绛先生称钱瑗是此生的杰作,她工作努力,尽职尽责,哪怕从小身体就不太好。却懂事心善,让我们心生敬意。我觉得从他们身上学到很多,哪怕是油菜花的人,也有生活的另一面。

一是,明确的价值观

钱钟书一家即使在最危难的时候,也没有一丝离开或者退缩的念头

二是,宠辱不惊,在各种生活都可以找到乐趣

他们称散步为”探险“;他们下馆子吃饭靠着异于常人的“听力”,小声讨论别桌的趣事;出差回来也要带“石子”与家人分享; 他们为人真诚,有至交好友;

尤其钱瑗,有很多的朋友,帮助了很多人,住院也有很多学生前来探望。孤苦的生活他们也能过得有滋有味。

三是,他们彼此欣赏,彼此爱护,风雨同舟

钱先生虽然在文学上有很多建树,在某些生活方面上,却很难照顾自己。有很多的“小毛病”,可是杨绛先生却甘之若饴,言辞中充满了对他文学的崇拜,称为自己的老师。生活方面也认为他无比可爱。甚至在关键时刻就救了他俩的命。所以同样的事物,换一个角度看就有完全不同的看法。

杨绛先生说他们走了,我就再也没有了家,房子只是驿站。人固有一死,他们仨人虽然已经故去,但他们为我们留下了不朽的文化遗产。如今,他们终在天堂相见,希望一切安好。


相关文章

  • 追忆《我们仨》

    《我们仨》读后感5 今天把这本书看完了。如果说以前对于杨绛先生,钱钟书先生是敬而远之,认为他们是完全不同于我们的人...

  • 杨绛《我们仨》

    趁着在家,静下心来,看了一遍杨绛先生写的《我们仨》。一本杨老在晚年时追忆丈夫钱钟书、女儿钱瑗的回忆录。——...

  • 杨绛和钱钟书,这一场“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爱恋

    文/少年林默 01 《我们仨》,这不是一部小说,这是一段真实的生活。杨绛所追忆,她和丈夫钱钟书,女儿阿媛,三口学者...

  • 有你才有家

    1 最近在看《我们仨》,书中杨绛先生用平常的话语追忆了和钱钟书,女儿在一起的日子,饱含深情,无不透露对往日三口之家...

  • 《我们仨》读后感2

    第三部 我一个人思念着我们仨 杨绛先生追忆过去的时光,娓娓道来与先生从初识到分离的岁月,靠着回忆,与他们再团聚。 ...

  • 我眼中的《我们仨》

    《我们仨》是杨绛先生在92岁高龄时,一个人追忆“我们三”而著的一本书。 曾经,在朋友家曾见过此书,当时也曾大体翻阅...

  • 《我们仨》杨绛

    《我们仨》主要通过杨绛追忆讲述自己和钱钟书,女儿钱媛仨一家人柴米油盐的平淡生活,做学问过生活都有条不紊,既严谨又有...

  • 追忆

    追忆,追忆, 追忆的是那初生的喜悦, 是那逝去的悲痛。 追忆,追忆, 追忆的是那最初的感动, 是那最后的挣扎。 追...

  • 此情可待成追忆———《我们仨》书评

    我们这个家,很朴素;我们三个人,很单纯。我们与世无求,与人无争,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碰...

  • 追忆。。。

    是追忆 追忆依稀的青葱岁月 追忆逝去的光阴 追忆年少轻狂的迷茫 追忆懵懵懂懂 跌跌撞撞的成长 追忆肆意挥霍的青春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追忆《我们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mgis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