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提拔干部的时候,常常会关注他的表现,其实,基层表现优异的“兵”,不是必然成为“士”或“将”的潜质,如果不对将、士、兵是能力内涵有正确的认知,并在日常工作中实施不同的做法,很容易出现“误把使当将”或“误把兵当士”的行为。时间久了,我们会发现我们所培养的干部和潜质人才,投入了很多培训资源,用人时候却发现后继无人,就形成了组织管理过程中的“组织中空”。怎么才能做到避免这种情形的出现,
得从培育部下带人与管事开始。要从基层管理者开始,也就是主管、经理一线管理者。他们最重要的职责是“带人”与“管事”,一个好的管理者必须同时兼具这两项能力。新晋升的主管,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具备“带人”和“管事”的能力。尤其我们在提升主管的时候只关注业绩的考核,如果做的不对,往往会毁掉一个好业务,提拔一个不合格领导。
关于基层领导者带人能力的培养问题。在培养干部过程中既不能做撒手掌柜,也不能事无巨细,一定要循序渐进、由小而大,切忌拔苗助长。除了关注理论方面的指导外,也要重视实际的演练和体悟。由于基层管理干部好多都是从一线业务提拔上来的,有很强的一线业务能力,而管理理论相对缺少,所以对提拔的主管,一定要加强理论的培养。其次要关注他的带人的能力,基层主管在做事方面一般都能做的不错,但在带人方面需要关注。原因是从原来的同事变为主管,不好意思去管理;另外,没有带团队的实际经历。最好的办法是提拔之前,先给增加一到二名新员工,通过三个月或半年左右的实践。
作为基层领导者的上级领导也要有方法和策略。首先,要先教导在观察,逐步提高任务难度和复杂度。其次,要让自己所带的基层领导者有系统有条理的了解其职务内容(系统结构能力),而不能只是被动的接受安排。第三,要观察基层管理者的须学习意愿、学习能力及投入度,尤其要关注投入度。第四,要关注所带基层管理者的认知问题,一旦发现认知错误的时候,要及时指正其盲点。帮助其找到解决方法,并确实要求、追踪其是否确实改正。最后,当基层管理者带人遇挫折时,一定要把自己职场历练的心路历程与之分享,并给出正确的指导。
一个基层管理者能否成功,首要是带人能力 其次是管事能力。
(未完待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