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想法简友广场
教育背后:源自《早晨从中午开始》(1)

教育背后:源自《早晨从中午开始》(1)

作者: 教育背后 | 来源:发表于2020-08-16 10:10 被阅读0次

题记:

锦城丝管日纷纷,

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

人间能得几回闻。

—— 唐 杜甫

                      (一)

        早就想写一本书,写一本属于自己的书。但是迟迟没有动笔写,这个“迟迟”不是一天两天,也不是一年两年,而是十余年。十多年前我曾在一个教师培训部门工作,那时候工作相对清闲,因此便有时间思考教育、思考人生。于是曾想模仿老舍先生的《骆驼祥子》,写一部关于教师中“祥子”的小说。我想通过主人公一生做教师的经历,来反映教师这个职业的特点。小说中包括择业、教学、带班、教研、培训、职评、恋爱、结婚、调动、提干等等作为教师所能经历的一切悲欢离合,喜怒哀乐。我还模仿《骆驼祥子》设计了小说的开头:

老舍原文:

        北平的洋车夫有许多派:年轻力壮,腿脚灵利的,讲究赁漂亮的车,拉“整天儿”……比这一派岁数稍大的,或因身体的关系而跑得稍差点劲的,或因家庭的关系而不敢白耗一天的,大概就多数的拉八成新的车……年纪在四十以上,二十以下的,恐怕就不易在前两派里有个地位了。他们的车破,又不敢“拉晚儿”……

我的开头: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北京新入职的教师分成三类。自己是农村户口,为了转成城镇户口并且找到一份正式工作,于是在中考时报考了师范学校,三年后被分配到学校做老师。这一类教师上学时本来学习特别好,但是不敢冒险考高中上大学于是就入了教师这一行。他们对教师这个行业谈不到喜爱,但是他们的能力强;跟这类不同的是生活基础在城镇地区的,他们本来就是城镇户口,家里条件也好些,对于户口和工作相对也没有后顾之忧,原本有很多选择,但是有的人觉得教师这个行业还不错,于是也报考了师范学校。他们与第一类比可能学习成绩差一些,但是似乎更喜欢教师这个职业……

        后来,由于各种原因这件事就放下了,现在想起来,也不是什么各种原因,其实就一个原因,那就是“懒”。不过十多年过去了,现在理性地回忆这件事,我觉得就是当时自己不懒,也不可能完成这部作品,因为我的能力还真的不足以支撑我完成这部小说的创作。这不是谦虚,是我真的做不到……

        为什么真的做不到呢?我觉得主要是自己能力不足的原因。我经常听高晓松老师的知识脱口秀节目,他曾经说:“有的人是祖师爷赏饭吃,有的人是老天爷赏饭吃”。祖师爷赏饭是指经过自己不断努力而达到一定水平,而老天爷赏饭吃是指的自己具有这方面的天分。有时候我们不得不承认先天不足,后天再努力可能还是有局限。高晓松老师经常讲自己就是祖师爷赏饭吃,有时候我也设身处地想一下这个问题。高老师的《同桌的你》脍炙人口:“你从前总是很小心,问我借半块橡皮,你也曾无意中说起,喜欢和我在一起。那时候天总是很蓝,日子总过得太慢,你总说毕业遥遥无期,转眼就各奔东西。”每读到这些文字,我都很感动,或者说很感伤,因为它让我想起了自己的青春岁月。每当自己自信心爆棚的时候,我就自不自量力地想,这样的歌词如果非常努力地去思考、去琢磨、去想象,或许能够写出来,即使写不出来也能够想象和感受到这种文字在人间的存在。因为我们确实有这样的回忆、这样的体验、这样的情感。

        但是每当我想起罗大佑的《光阴的故事》中的词句:“春天的花开秋天的风以及冬天的落阳,忧郁的青春年少的我曾经无知的这么想,风车在四季轮回的歌里它天天的流转,风花雪月的诗句里我在年年的成长,流水它带走光阴的故事改变了一个人,就在那多愁善感而初次等待的青春。”我就强烈地感受到,这不是我这样的人能够触摸到的,想象到的。如果说高晓松老师的文字让我感伤甚至落泪,那么罗大佑的词句确是引起了我深深的惆怅,这种惆怅是一种对人生的思索,是一种对命运的感伤。

        至于方文山老师的《菊花台》中的词句我就更是可望而不可及了:“你的泪光 柔弱中带伤,惨白的月弯弯勾住过往,夜太漫长 凝结成了霜,是谁在阁楼上冰冷的绝望。”这种文字带给我的感受,我甚至没有能力用语言概括出来。可以说他什么都没写,也可以说他写出了很多,这些零散的意象构成了一个庞大而恢弘的意境。它们看似杂乱,但却密不可分,这份肃杀、这份感伤,这份抑郁,这份彷徨,这份哀怨,这份凄凉,这份失落,这份慌张,这份无助,这份绝望,我也许真的捕捉不到,但是我又感觉它确实存在。面对这样的文字,我只有用一句话感叹:“此文只应天上有,人间能有几回闻”。因此,有时候我就偷偷地想,我没坚持写出那部小说也没有什么遗憾。自己才气不足,怨不得别人。于是又变得心安理得了起来。

相关文章

  • 教育背后:源自《早晨从中午开始》(1)

    题记: 锦城丝管日纷纷, 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 人间能得几回闻。 —— 唐 杜甫 ...

  • 教育背后:源自《早晨从中午开始》(2)

    (二) 2020年寒假,新冠状病毒肆虐,这个寒假变得漫长起来。居家办公,时间显得相对...

  • 教育背后:源自《早晨从中午开始》(3)

    (三) 我为什么把这段文字的标题定为《源自—早晨从中午开始》。是因为,路遥又燃起了...

  • 早晨从中午开始

    最近读了路遥的《早晨从中午开始》这本书,读到好多句子,也有很多感触。所以以这种方式完成我这本书的读书笔记。 幻想容...

  • 早晨从中午开始

    我的早晨是从中午开始的。 ① 那一年,我20岁。 一个出生在偏远的广西壮...

  • 早晨,从中午开始

    大学的时候每晚11点断电,我们总会再坚持一个小时直到12点断网之后才开始洗漱。12点半躺在床上,聊些乱七八糟的话题...

  • 早晨从中午开始

    自从看了路遥的平凡的人生,我对这位老先生增添一分好奇心,带着这份好奇,我打开了百度仔细搜索了一下路遥老先生的资料,l,,

  • 早晨从中午开始

    乍一看题目,你肯会觉得,这分明是给睡懒觉起了一个文艺的名字。 如果说这个生活不规律的人是《平凡的世界》的作者路遥,...

  • 早晨从中午开始

    这本书是路遥的随笔吧,回忆了那些年写下《平凡的世界》的大概过程,以及作者背负着精神与肉体的折磨,只因一个历史遗留下...

  • 早晨从中午开始

    只要不丧失远大的使命感,或者说还保持着较为清醒的头脑,就决然不能把人生之船长期停泊在某个温暖的港湾,应该重新扬起风...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教育背后:源自《早晨从中午开始》(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mktj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