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中华道学百问
道教历史 | 17汉初张良与道家是什么关系 ?

道教历史 | 17汉初张良与道家是什么关系 ?

作者: 三福 | 来源:发表于2018-10-20 22:34 被阅读0次

据《史记》记载:秦朝末年,韩国人张良,为报灭国之仇,曾以家财访求刺客,在博浪沙谋刺秦始皇,后未遂,逃至下邳(今江苏邳县)隐居。

一次,张良闲游至一座桥上,对面走过来一位老翁,来到张良身边,故意把鞋子掉到桥下,回头对张良说:“小子下去把鞋拾来!”张良很气愤,想痛斥他一顿。因想到他是老者就强忍性子,下桥将鞋拾上来。这时老者又指着脚说,“把鞋穿上”,张良见老者行动不便,遂躬身跪下给老者把鞋穿好。老者见张良不但能忍下桥拾鞋,还能谦恭地跪下为其穿鞋,便暗赞其胸志。

老人穿上鞋后笑了笑,什么也没说便起身而去。张良感到很惊讶,望着老人远去。过了一会儿,老人又回来,对张良说:“汝子可教也,五日后清晨到此与我相会”。张良觉得老人举止不凡,遂跪下行礼答应。

第五天天刚发亮,张良急忙赶到桥上,看见老者已站在桥头,这时老人气愤地说:“与老人相约,为何迟到?回去吧,五日后再来。”等到第五天,鸡叫之前,张良便来到桥上,谁知老者又先到了,生气的说:“为何还是来迟?五日后再来。”五天后,张良半夜便来到桥上等候,过了一会儿,老人悠闲地走来,高兴的说:“应当如此。”接着从袖中取出一部书交给张良,并告诫道:“你读了此书,就可以做帝王之师了,十年后天下将大变。十三年后,你会与我济北重遇,谷城山下有块黄石就是我。”说完飘然而去。

待到天亮后,张良打开书一看,原来是一部“道家”类的《太公兵法》。之后,张良每日细心研读,不敢懈怠。

秦朝末年,陈胜、吴广领导农民起义。刘邦乘机起兵,其在谋士张良、陈平的精心策划和辅佐下,终于灭秦及楚,张良也因功被封为“留侯”。

待到天下统一太平后,张良说:“我只愿抛开人间俗事,愿随赤松子(即黄石公‘授书老者’)神游而已。

自张良之后,其家族世袭“黄老道家”。到了东汉末年,有他的九世孙张道陵,在巴蜀(今四川境内)创立了“五斗米道”,即“道教”。

相关文章

  • 道教历史 | 17汉初张良与道家是什么关系 ?

    据《史记》记载:秦朝末年,韩国人张良,为报灭国之仇,曾以家财访求刺客,在博浪沙谋刺秦始皇,后未遂,逃至下邳(今江苏...

  • 道家与道教:我对道教的认识之二

    二、道家与道教 关于道家,人们通常的说法是老庄,即老子和庄子。实际上他两个没有直接的传授关系,在历史上(春秋战国时...

  • 智者张良一一读史记之五

    张良,秦末汉初杰出的谋士、大臣,与韩信、萧何并称为“汉初三杰”。在众多汉代风云人物中,张良的身影最为潇洒飘...

  • 悟道

    首先道家,道教,关系需要区分一下。 诚然,道家并非道教,道教属于民俗跟道家的结合符合社会现状的某些利益驱使的产物。...

  • 俗语“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背后的典故

    张良张子房我们都知道,秦末汉初杰出的谋士、政治家,他与韩信、萧何并称为“汉初三杰”。张良足智多谋,无论是“明修栈道...

  • 道家与道教

    道家 讲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坚持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在与自然的相处之中,找到自我相处的方式。主张“道法自然、无为自...

  • 登子房山

    今登子房山,山上无层峦。 子房山,何处也?答曰:徐州火车站 子房,何许人也?初汉三杰张良。 张良,字子房,与韩信、...

  • 中国史纲| 中

    【第十章】汉初的学术与政治 第一节:道家朔雪的兴盛及影响 汉初在武帝前的六七十年是道家思想的全盛时代,帝国的政治和...

  • 张衡地动仪能否完全复原?

    张衡:著名“道家”人物 张衡(87-177)字灵真,汉族,沛国丰县(今江苏省丰县)人,张良之后。东汉末年道教派系天...

  • 老子与洛克

    汉初思想以“黄老”为尊,唐初“道”、“儒”、“释”共存,道家地位最尊。强汉与盛唐最开始尊奉的都是老子的思想。而这中...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道教历史 | 17汉初张良与道家是什么关系 ?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mkvz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