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与禁忌对话|人生终要见生死

与禁忌对话|人生终要见生死

作者: 书晓尘 | 来源:发表于2022-01-05 11:41 被阅读0次

    世间事除了生死

    哪一件不是闲事

    -------仓央嘉措

    前言

    受朋友相邀,想要一起开个栏目,和这个世界说点什么,于是,便有了这次的开篇文。

    在此之前,已经五六年没有再动笔写过长篇大论了。所以,文笔不足之处,还请见谅。

    既然是开篇文,希望可以遇到更多志同道合者,为免落入俗套,所以我们选择了生和死这个话题,和大家一起做个探讨。

    在我们中国,一直有种世俗的生死观:死亡便是禁忌。

    通常人们不愿意提这两个字,电话号码、手机号码、车牌号码,后边带“4”都不好听,好像和它沾点边都不吉利。

    人生是有限的,一切都在倒计时:考试倒计时,工作倒计时,结婚倒计时,生命倒计时。在时间的规则里,我们是过一天少一天。

    如果我们现在不去思考正视它,所面临的一个后果就是「你拖延对死亡的思考,也就意味着你拖延对生的思考」。

    而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生和死,正是我们应该真正面对的问题!

    那么,何谓生?何谓死?

    英国的莎士比亚,借着哈姆雷特的口,说出了“生还是死,这是个问题”,这一名句历经岁月,依然引起人们的反思。

    16世纪,法国哲学家笛卡儿在荷兰的火炉边陷入了沉思,提出了“我思故我在”的经典名句。

    对于这个问题,不同的宗教与哲学,总会给出不同的答案,不同人生经历的人,也会有不同的看法。

    你未看此花时

    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

    你来看此花时

    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

    --------王明阳

    生就是活着

    死就是死亡

    这是人们对生与死的通常理解方式。

    既然重新论生死,  这个生死,就不能是通俗的活着,也不是通俗的死亡。

    活着是生,死亡是死!如此定义,生死就不足以被讨论。

    在生死这个话题的结论浮现之前,我们借用佛法、道家、儒家、基督教、伊斯兰教、印度教等宗教观点进行延伸,同时,我们也引用了其他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或观点进行比对。

    不求能寻根问底,证出究竟

    但求能给人以深思。

    鉴于宗教观点有些偏艰深苦涩

    先以一章很有特色的小说

    作为生死之论的缘起。

    此文节选自小说《仙逆》

    那大汉目露奇异之光,颇有兴趣的看了王林一限,笑道:“大牛兄,不如坐下,你我二人在这雨夜论道一番,岂不幸哉。”   

    王林轻笑,点了点头,盘膝坐在地上,右手一翻,多出一个酒壶,喝了一口。 

    那大汉哈哈一笑,同样坐下。墨智轻叹一声,对王林笑道:“在下墨智,不知阁下如何称呼?

    王林眉头摇头轻笑,喝了一口酒,说道:“大牛” 

    墨智点了点头,看了看外面雨夜,赞叹道:“雨夜之美,在于意境,在于生生不息,花草吸纳水汽,原本的死意,也悄然流去,这才是雨夜的美处,也是人生的味道。”

     王林侧头看向庙外,阵阵哗哗声,徐徐传来,时而还有雷霆霹雳划过长空,把外面瞬间照亮。庙宇内的篝火,在明暗之间闪烁,把四周,也映照的明暗不定。就如同生与死之间一样,这一曰月一暗间,似乎也蕴含了生死天道。明为生,暗为死,明暗闪烁中,生与死便交错替换。

    “何为生?”王林轻声说道。     

    这个问题,已经困惑了他很久。   

    墨智收回目光,指着那篝火,含笑道:     “这火,便是生!”     

    王林沉默,望着那明暗不定的篙火,缓缓说道:“为何?“

    墨智微笑,看着那篝火,徐徐说道:“我不知何为生,但我常听凡人说,生火、生火。     想必这火,便是生。” 

    “疯子!”这次,篝火旁的几个大汉,全部以古怪的眼神,看向王、墨二人。     

    这火,便是生……王林渐渐有些明悟,但又好似没有明白,他沉默片刻,又道:“何为死?”     

    墨智刚要说话,忽然眼中再次露出迷茫之色,显露空洞之意,许久之后,才茫然了看了看四周。     

    “我们……之前……说到哪了?”     

    没等王林说话,篝火旁的一个大汉,便立刻说道:“他刚才问你,什么是死!”    

     墨智歉意的看了王林一眼,略有犹豫,问道:“想必兄台已经知道我的名字,不知兄台如何称呼?”     

    同样,没等王林说话,篱火旁另一个大汉,笑道:“他叫大牛!”     

    墨智眼中歉意更浓,说道:“自从在下感悟天道之后,记忆每况愈下,大牛兄见谅。”     

    王林不动声色,但内心却是一震,他犹豫了一下,问道:“兄台所感悟,是何种意境?”  直接问人意境,是颇为忌讳之事,但墨智却不介意,而是眼中迷茫之色更浓,慢慢的说道:“忘境……”     

    “喂,你还没说什么是死呢,接着说啊,挺有意思的。”篝火旁一个大汉,催促道。    

     墨智眼中迷茫越弄,他喃喃说道:“什么是死……死便是亡,若是人亡,则死,若是心亡,则忘……这,便是死了。”     

    王林内心一震,这句话,好似一道晴天霹雳,立刻划过他的心间,把那生与死的迷雾,吹散了很多。     

    死便是亡,人亡,则死,心亡,则忘……

    墨智眼中露出空洞之色,看了看四周,右手随意的点在庙外一处水洼,喃喃道:“今曰有无根水降,这洼地之水,便是生,他曰无根水失,这洼地之水,便是死,没有了生机,没有了流通,所谓死水,便是如此!”     

    随后他右手再次一点,这一次,是放在了篝火旁的那些大汉身上,眼中空洞之色更浓,喃喃道:“今曰,他们可喜、可怒、可哀、可乐,便是生,他曰,他们不会喜怒哀乐,难逃轮回,便是死。”    

     他右手蓦然一动,指着庙宇内的花瓣基垫,又道:“此庙宇神像在时,庙宇为生,如今神像消失,便是死!”     说道这里,他站起身子,又指着天空,说道:“这雨,出生于天,死于大地,中间的过程,便是人生,我之所以看这雨水,不看天,不看地,看的也不是雨,而是这雨的一生……这便是生与死!”     

    王林为之动容,站起身子,对这墨智深深的鞠了一躬。墨智含笑,抬脚走出庙宇,大步流星,渐渐离去,远远的,传来他若有若无的声音。    

     “大牛兄,你懂,便是懂,不懂,便是不懂……好自为之……”   

    王林怔怔的看着雨水,许久之后,哑然一笑。


    这雨,出生于天,死于大地,中间的过程,便是人生,我之所以看这雨水,不看天,不看地,看的也不是雨,而是这雨的一生……这便是生与死!

    有生就有死,任何人都不能避免。

    常言: “世间最公平者为死神,君不见,凡圣贤愚贫富妍丑寿天皆归一死,叱咤风云,不可一世之王侯将相,难免幻化,长寿如彭祖,虽为八百高龄亦终属南柯。”

    生死问题是每个人都要面对的问题

    对生者来说,要想到我从哪里来

    对行将垂暮的人来讲,要考虑到哪里去

    所以生与死既不能迈过去,也不能躲开

    佛说生死

    佛说: “众生可愍,常住合冥,受身危脆,有生有老,有病有死,众苦所集,死此生彼,从彼生此,缘此苦阴,流转无穷。”

    这是在说:世俗众生都在愚昧黑暗之中,看不见我们的生命是非常脆弱与危险的,有生有老,有病有死,又有与生俱来之苦,所谓,爱别离,怨憎会等人生八苦。

    佛教生死观的积极意义就在于它看到了生命的脆弱性,肯定人有生、老、病、死。整个世界也没有永远存在的道理,只是在瞬息万变的缘起法中沉浮,缘聚则生,缘尽则灭。

     佛教认为世界上所有的事都没有常性,万法都是因缘所生,没有常性才是世界的根本性质。所以持“常”的观点,就会生起诸多烦恼和欲望。因此我们要看破始终沉浸在悲欢离合之中的情感,看透众生因无明而轮回的实质。不要落入六道轮回中而不得解脱。所以我们既然知道有生必有死,就不要执着、贪恋。要去超脱生死。

    所谓明心见性,见性成佛,苦在无明之未能除。

    佛教认为生死相连,生死之间由业力所牵,死只是作为一种生命的幻化形态,并不是生命的终结,而对我们这一期生命来讲,这一具色身只是经过了生命的一个驿站。

    只要世人明了缘起法则,不昧因果,就能把握生命的主动权,并通过对生活的合理安排,而解决人们对死的恐惧和无奈。

    佛教论生死形成

    佛教对死亡的看法与科学不谋而合。

    佛教云:死亡为往生,乃舍此投彼之意。

    生命系由色身及灵魂构成,物质性之色身必随因缘而变化,神识则是由原有生命形态转化为另一生命形态,并非断灭性消失。

    佛教认为,生与死主要是人的无明烦恼,无有间断,导致身口意的造业,招感变现世间的果,相续形成。于六道轮回之中,受诸苦恼。

    《成唯识论》

    “业有善业、恶业。善业招感天、人、阿修罗三善道的主要因缘;恶业招感地狱、饿鬼、畜生三恶道的主要因缘”。

    《杂阿含经》

    生死长远,无有边际,无有能知,其根源者,一切众生,皆为无明,之所覆盖,爱所缠缚,流转生死,无有穷已”

    《瑜伽论记》

    “出家之人多由见故流转生死,在家之人多由爱故流转生死。此之二种是生死之根本”。

    佛教论生死种类

    《大般若经》

    “若观生死,而起厌怖,欣乐涅盘,则堕非道,不能利乐,一切有情,通达如来,甚深境界。云何非道?谓乐声闻,及独觉地,于有情类,无大悲心。所以者何?声闻独觉,所行之道,非诸菩萨,摩诃萨道。何以故?声闻独觉,厌怖生死,欣乐涅盘,不能具足,福德智慧,以是义故,非菩萨道”。

    刹那生死

    人的心念是由受、想、行、识综合构成的,具有无常生死相。

    《仁王护国般若经》说:“一念中有九十刹那,一刹那经九百生灭”。

    《华严经》说:“汝等观是心,念念常生灭;如幻无所有,而得大果报”。

    《显扬圣教论》说:“由彼心果故,生已自然灭;后变异可得,念念灭应知”。

    一期生死

    一期生死,又称分段生死,或一世生死。是指从新的生命诞生开始,中间经过少壮衰老的变化过程,直到生命最后结束。

    《生经》说:“诸贤者听:一切合会,皆当离别;虽复安隐,会致疾病,年少当老;虽复长寿,会当归死,如朝露花,日出即堕。世间无常,亦复如是。年少强健,不可常存,譬如日出照于天下,不久则没。如是,贤者!合会有别,人生有死”。

    长期生死

    若欲生死穷尽,只有亲近善士,闻听正法,发菩提心,修出世行

    变易生死

    《大宝积经》说:“有二种死,何等为二?一者分段,二者变易。分段死者,谓相续有情;变易死者,谓阿罗汉、辟支佛、自在菩萨,随意生身,乃至成佛”。

    生死如泥

    指众生由于无知、不自觉,因而陷溺在生死的泥沼中,难以出离。

    生死如夜

    指生死犹如长夜梦境,唯有黎明来到,方能觉知梦境的虚幻。

    《成唯识论》说:“未得真觉,恒处梦中,故佛说为生死长夜。”

    生死如海

    指众生轮回流转,生生死死,死死生生,忽而上升天道,忽而堕落畜生,仿佛在无边无际的生死苦海中沉浮一样。

    《佛所行赞》说:“当乘智慧舟,超度生死海”。

    《大般涅槃经义记》说:“如来得涅槃船,周旋往返,济度众生,故能于彼生死海中得作船师”。

    生死如云

    指生死魔障遮覆灵觉本性,好像浮云覆盖日月一样。

    《无量寿经》说:“慧日照世间,消除生死云”。

    生死如轮

    指众生以惑、业、苦辗转相因,犹如车轮,在生死中流转不已。

    《大智度论》说:“生死轮载人,诸烦恼结使,大力自在转,无人能禁止”。

    生死如园

    指生死界犹如园林,凡夫耽恋不舍,菩萨游化其间。

    《往生论注》说:“示应化身,回入生死园、烦恼林中游戏神通”。

    儒家论生死

    儒家生死观的基本观点是“死生由命,富贵在天”,因此,它重视的是生前,而非死后,就像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

    孔夫子说:未知生,焉知死?

    这句话不敢说能代表孔夫子的生死观,但这句话作为一种对生死态度的典型;「生的事情,你还没有弄明白,死你管它干什么?」

    孔子的话,与电影《达摩祖师》里的僧人问达摩的一段对白有异曲同工之妙。

    人死后往何处去?

    不知道。

    你也有不知道?

    因为我还没有死。

    儒家认为,虽然人的生命有限,但其精神可以超越有限以达到永存而不朽,所以有所谓“三不朽”之说

    《左传》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

    宋代张载《西铭》的最后两句说:“存,吾顺世;没,吾宁也。”

    意思是:人活着的时候应努力尽自己的社会责任,那么当他离开人世的时候是安宁的、问心无愧的。

    明朝的儒者罗伦有言:“生必有死,圣贤无异于众人。死而不亡,与天地并久,日月并明,其惟圣贤乎!”

    就是说,圣贤不同于一般人只在于他生前能在道德、事功和学问上为社会有所建树,虽死,其精神可“与天地并久,日月并明”。

    儒家并不以死为苦,否则也不会有 “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唯其尽义,所以至仁,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何,庶几无愧”的思想流传。

    道家论生死

    《道德经》第五十章原文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

    译文:人始出于世而生,最终入于地而死。属于长寿的人有十分之三;属于短命而亡的人有十分之三;人本来可以活得长久些,却自己走向死亡之路,也占十分之三。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奉养太过度了。据说,善于养护自己生命的人,在陆地上行走,不会遇到凶恶的犀牛和猛虎,在战争中也受不到武器的伤害。犀牛于其身无处投角,老虎对其身无处伸爪,武器对其身无处刺击锋刃。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他没有进入死亡的领域。

    老子的《道德经》中专门谈论死的不多,但其中有这么两段值得后人借鉴。

    《道德经》第三十三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了解、认识别人叫做智慧,能认识、了解自己才算聪明。能战胜别人是有力的,能克制自己的弱点才算刚强。知道满足的人才是富有人。坚持力行、努力不懈的就是有志。不离失本分的人就能长久不衰,身虽死而“道”仍存。

    王弼在《王弼老子注》中也提到“身没而道犹存。”的论述。

    照老子看,“道”是超越的永恒存在,而人的身体的存在是暂时的,如果人能顺应自然而同于道,那么得道的人就可以超越有限而达到与道同体的境界。

    所以老子说:“从事于道者,同于道。”

    《道德经》第七十六章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

    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

    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老子认为:“人”与“万物”初生时虽然柔弱,但生机勃勃。事物在壮大或坚强了,便会逐渐走向衰老和死亡。在老子看来,天生万物、万物并作,但最后仍是回归到根源。正是;“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落实在生死问题上,这就产生了中国文化特色“落叶归根”的传统。

    提到道家老子,就不得不提另外一位道家宗师—庄子

    庄子·内篇|大宗师

     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吾生者, 乃所以善吾死也。

    庄子告诉我们,大自然给我形体,用生使我操劳,用老使我清闲,用死使我安息,所以称善我生存的,也同样称善我的死亡。生老病死全是自然之规律,所以顺应自然之道安时顺世,才是我们对待生命的正确选择。

    庄子·外篇|知北游

    生也死之徒,死也生之始,孰知其纪!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若死生为徒,吾又何患!故万物一也。是其所美者为神奇,其所恶者为臭腐;臭腐变化为神奇,神奇变化为臭腐。故曰:‘通天下一气耳’。

    庄子说,自然之气聚在一起就形成了生命;散开就是死亡,生死不过是气聚散风云流转,犹如花开花落月圆月缺,在道的驱动之下自然而然的过程,那么面对死亡,我又有什么可以惧怕的呢。

    通过庄子论证的过程,我们能清晰地发现庄子的生死观。

    01:首先,庄子认为死生不过是气散气聚的过程,是自然而然的法则。

    02:第二,庄子认为人生于天地间如白驹过隙,忽然而已,从绝对的时间来看,彭祖的八百岁与朝生暮死的菌类,长寿与短寿也没有任何区别。

    03:第三,生与死不过是大道循环而已。庄子说“生也死之徒,死也生之始”,生命乃是一种超越时空的永恒存在,它是连续的生生不已的。生是生命的显性状态,死乃生命的隐性状态。因此生是死的延续,死是生的开始。

    在这个基础上,庄子提出了“死生如昼夜”和“死生无变于己”的论断。

    生死就如同白天与黑夜一样自然,因此面对生死的正确态度是,既不悦生也不畏死,活着就要开心,死了就放心而去,没有什么值得焦虑的事情。关于生命的短暂性和死亡的必然性,庄子有过一系列的论述:“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死生为昼夜”,“生之来不能却,其去不能止”

    庄子·秋水篇

    明乎坦途,故生而不悦,死而不祸,知终始之不可故也。计人之所知,不若有所不知;其生之时,不若未生之时。”

    也就是说,既然知道死生是人所必然要行走的道路,所以活着没有必要喜悦、死了也不要认为是灾难,因为生与死始终是处于变化之中的。计算人所知道的,总比不上人所不知道的,人有生命的时间,总比不上他没有生命的时间。

    由此,庄子得出结论

    方生方死,方死方生。

    庄子也曾通过梦遇骷髅的寓言,以机智幽默的对话,宣扬了生的苦难和死的乐趣:

    “死,无君于上,无臣于下,亦无四时之事;纵然以天地为春秋,虽南面王乐不能过也”。

    死了,上面没有君主,下面没有臣子,也没有四季的冷暖变化、世态炎凉,怡然自得地与天地共长久,因此,一国之君虽然是快乐的,但仍胜不过死亡的快乐。

    在道家眼里,人死后是多么的自由快乐!

    我们不能以此就说道家是消极的,悲观的!

    很多人认为老子主张清静无为,

    庄子主张退居逃避矛盾来实现清静

    认为道家学属于消极悲观的

    这是对道家的误解!

    北冥虽大 · 岂是囚我之所?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这是庄子《逍遥游》的开篇故事,这个故事里有宽广的北冥,有浩渺的南冥,还有鲲和鹏。

    当小小的鱼子,逐渐化为巨鱼,巨鱼犹不满足,还要化为会飞的大鹏,仍不停歇,又打算从北冥飞往南冥。

    幼鱼成长为大鱼,必定有其艰辛;大鱼脱离海洋的束缚,化而为鸟,其中经历了怎样的脱胎换骨,也没人知道。北冥虽大,但依然无法成为鲲鹏的束缚,于是,它要去南冥。其间的风雨历程,依然无人关注。只是当鹏鸟成功徙于南冥,才被世人所铭记。

    道家的这种积极进取,超脱自我的精神

    不正是我们应该追逐的吗?

    道家追求进入“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实现“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傲倪于万物”的境界。

    这种境界体现在生死问题上,便是“无古今”、“不死不生”,死而不亡,这正是道家理想人格的最高境界。

    正是在此意义上,道家在境界层面上超越了生死之困,达到了死而不亡、不死不生的层次。

    西方教论生死

    鉴于外教太多,仅以基督教、伊斯兰教、印度教作为阐述参考!

    西方人对于生死的看法是比较简单的,每个人死后都要在上帝面前接受审判,由上帝决定该上天堂还是下地狱。

    基督教

    基督教认为死亡是必然的过程,死亡为我们敞开通往另一个世界的大门,乐善好施的信徒们得以到天国的乐土里获得永生。

    人间本来没有道义,因而是一个罪恶的世界;人本来没有道义,因而人生来便是一个罪人。

    人由罪人变成义人的唯有途径是信仰神灵、信仰上帝,这样附着在上帝之中的道义,便能够因信仰而能够注入人的内心之中。这就是基督教的“因信称义”。

    基督教相信灵魂不灭与世界末日,认为人的肉体是短暂的,而灵魂则长存。现实世界是有限的,而死后的世界是永存的。世界末日迟早会到来。人死后灵魂将根据生前的表现受到不同的审判,善者升入天堂,恶者下地狱。

    所以基督教是关于死的宗教。

    伊斯兰教

    作为与基督教、佛教并列世界三大宗教的伊斯兰教,他们对于生死的看法,和基督教有相似之处,都认为生命和万物的存在,由唯一真神赐予或者主宰。

    《古兰经》第三章第139节

    “生命的期限是真主规定的,所以死亡是归依于真主的意旨,它的到来,必须经过真主的允许。”

    伊斯兰教【教徒称之为穆斯林】认为,真主不但是生命的创造者,也是生命的主宰。死是真主的意愿,是不可避免的“定制”。

    在穆斯林看来,死亡只是意味着今世生活的结束,更意味着后世生活的开始,是真正幸福的开端。死亡在穆斯林看来是必然的,是合情合理的,是人达到最好归宿的必然之路。因此,面对死亡,穆斯林的内心是最平静,最坦然的。生死这个人类最为困惑和烦恼的问题,在穆斯林的眼中却再简单,再明白不过了。那就是:生来死复、人道完成、复命归真、两世吉庆。

    《古兰经》说;生前不信教,死后就要进入地狱,受到惩罚。坚信在最后的审判日,每个人将依自身的确切评价而获得报偿。一个人的行为好坏真主都有一本账,在最后的审判日人们都将被筛选,并且分成种类,审查他们的行为,行善者将被善待而行恶者将受报应。

    穆斯林们相信;促使一个行为完成其动机和意图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人如果真心相信真主安拉就是动机很好,在行为上做出相反的效果或者做错了事,是仍能获得赦免的。一个人即使没有做过好事,但只要他心中有真主安拉,一样能得到赦免。

    和基督教一样,伊斯兰教也是关于死的宗教

    儒家以“未知生,焉知死?”

    作为对生死的思考,

    而西方教义刚好与之相对,

    是从人对死亡的思考来展开的。

    即:未知死,焉知生? 

    对死后的东西不弄明白,

    你这个生的意义在哪?

    印度教

    提到印度教,可能很多人不了解,就简单提一下印度教的三大主神—三相神:梵天、毗湿奴和湿婆。

    梵天是创造之神,负责创造万物;

    毗湿奴是守护之神,是世间万物的守护者。

    湿婆是毁灭之神,当世界的运转不再圆满,就会毁灭世界。

    印度教的教义:每一种生命都有灵魂,会再生或转世,善恶将得到报应,这种轮回周而复始,无始无终。

    世界的运转是平衡的,有生就有死,有男就有女,只有世界达到一种平衡状态,生灭运转才会圆满,一旦这个世界不再完美,湿婆就会跳起坦达瓦之舞,毁灭世界。

    佛教和印度教都是从古婆罗门教的思想哲学教义发展出来的,从某方面来说,他们对生死的看法  多有相似之处,都有转世轮回和业力报应等基本概念。

    不同之处,在于佛法追求涅槃见性,修达成佛,往住极乐。印度教则追求生死如常,但可以通过修炼,使得自我与神性合一,摆脱轮回,抵达梵我同一境界。

    何谓生?

    何为生?生就是不断地把濒临死亡的威胁从自己身边抛开-----------尼采

    何谓死?

    海德格尔在他的著作《存在于时间》里边分析过死亡这个问题。

    「死亡是人之最本己的、无所关联的、确知而不确定的、超不过的可能性」 

    因为我们还活着,死是一种可能性。但是这种可能性很特殊,这种可能性是一切可能性都不一定可能,但这种可能性,你生下来就决定了,是最大的可能性,是确定无疑的可能性,但是这种可能性又是最本己的可能性(我们每个人只能自己去死,你自己面对自己的死亡,没有人能够代替) 

    我们平时老说无奈、无奈,什么叫无奈,只有那个时候才叫真正的无奈。因为没有人能帮你,你只有自己,其实你抓任何稻草都没有用,你当你自己一个人面对死亡的时候,只有你自己去:最本己的。无所关联的:面对死亡一切都解脱,一切都不起作用。确知而不确定。

    人终有一死,我们不是不知道,逻辑上是知道的,不确定:究竟哪一天来临?

     人生究竟有没有归宿,有没有来世,有没有天堂地狱?没有人知道!

    但不妨碍我们思考!不妨碍我们去看那看不到的东西,听那听不到的声音,知那不知的事物!

    佛法常说‘证到’这个词,却无法告诉你‘证到’后面是什么,需要靠你自己去悟。因为欲说欲解都不能,因为条件的条件,因为因果的因果,所以就有了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也就有了你不知道你,所以你是你。”

    见路非路,即见因果。见相非相,即见如来。

    生和死的思考,是社会文明的进步,也是对天地自然法则的探索。

    古人不惧生死,所以武力横行,动辄杀伐,以杀戮为本能,这里面遍布着生死。

    后来有智慧宗师级人物带领第子教化天下,定礼制法,以学术、学说等传承于世,让人们不再轻易杀伐。及至,神话,宗教信仰之类,把生死更进一步的升华,便形成了当下的生死

    但无论佛法、儒家、道家、西方宗教,本质上他们都在不断的给人找活着的理由 ,是为了让生存在。

    总结一下,我们从宗教里面看到的生死观

    道家: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

    佛法:生不异死,死不异生;生即是死, 死即是生。

    儒家:死而无憾,虽死犹生

    西方宗教:生就是生,死就是死,死后入天堂或地域

    印度教:生死如常, 轮回转世,生和死只是保持世界圆满运转的载体,不过是当下一段的结束和下一阶段的开始。

    为生死

    睁眼为生,闭眼为死

    呼吸为生,停顿为死

    动为生,静为死

    光为生,暗为死

    眼之所见为生,视而不见为死

    口之所尝为生,食不知味为死

    鼻之所闻为生,久闻不识为死

    耳之所听为生,充耳不闻为死

    触之所感为生,空荡虚无为死

    心之所念为生,心无旁骛为死

    生的终极是死,死的极点是生

    生和死

    是佛家的不增不减,不生不灭

    是道家的方生方死,方死方生

    是儒家的死而无憾,虽死犹生

    是印度的轮回转世,生死如常

    正如“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论生死,亦是论禅

    为什么论生死?

    因为生死是开始和归宿!是真相,是真理。

    我们明悟了它,便是成了佛!便是见了上帝!便是得道!

    那什么是佛?

    “佛乃觉性,非人,人人都有觉性不等于觉性就是人。人相可坏,觉性无生无灭,即觉即显,即障即尘蔽,无障不显,了障涅槃。觉行圆满之佛乃佛教人相之佛,圆满即止,即非无量。若佛有量,即非阿弥陀佛。佛法无量即觉行无量,无圆无不圆,无满无不满,亦无是名究竟圆满。晚辈个人以为,佛教以次第而分,从精深处说是得道天成的道法,道法如来不可思议,即非文化。从浅义处说是导人向善的教义,善恶本有人相、我相、众生相,即是文化。从众生处说是以贪制贪、以幻制幻的善巧,虽不灭败坏下流,却无碍抚慰灵魂的慈悲。”

    援引《遥远的救世主》

    生死哲学三境界:看生是生,看死是死。看生不是生,看死不是死。看生还是生,看死还是死。你,在那一层呢?

    于浩瀚时空而言,我们渺小如尘,古人先贤几千年都还未勘透证实的生死之论,我们又何敢说能洞悉真相真理?

    正如我们开篇所说

    不求能寻根问底

    证出究竟

    但求能给人以深思!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与禁忌对话|人生终要见生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mmhc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