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方太文化》第二章 做人,要行“五个一”小孝可治家,中孝可治企

《方太文化》第二章 做人,要行“五个一”小孝可治家,中孝可治企

作者: 晋慧绍成 | 来源:发表于2023-04-20 06:30 被阅读0次

我是宁波百事达工具/格雷公司/ 港宁科技/宁波盛和塾 诚敬组,格雷读书会同心队何绍成, 这是我每天至少一篇文字的第1559篇文字(2023/4/21)

《方太文化》
第二章 做人,要行“五个一”
小孝可治家,中孝可治企

对于什么是"孝",很多人认为只要让父母"老有所养"就是孝。令人感到痛心的是,我们经常能看到"薄养厚葬"的现象,父母在世时子女不好好照料,去世后才想起要表孝道。究其根本原因,一是人们没有真正理解什么是"孝";二是人们对"孝"意识的麻木。孔子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意思是:现在所说的孝,指的是养活父母便行了。即使狗和马,也都有人饲养。对父母如果不恭敬顺从,那和饲养狗马有什么区别呢?在孔子看来,一个人如果对自己的父母只有养,而没有孝敬的心,就与养狗和养马没有区别。若是真心孝敬父母的话,就不应仅停留在养的层面上,对父母的孝应当是发自内心深处的敬爱,这才符合孝道。由此告诫大家,孝敬父母,不但要承担赡养父母的义务,还要有充分的敬爱之心,"孝"的关键在于尽心尽力地满足父母在精神生活方面的需求。

孝是人性的根本

孝道是一种个人行为,企业为什么要倡导员工行孝?这是很多企业经营者或管理者的疑惑。方太从中华优秀文化中,找到了企业要倡导员工行孝的原因。清代文学家王永彬在《围炉夜话》里提到,"百善孝为先,万恶淫为源。常存仁孝心,则天下凡不可为者,皆不忍为",后被人们总结简明为"百善孝为先,孝为德之本",并一直推崇至今。这句话有什么特别之处?为什么会被奉为至理名言呢?"百善孝为先",一切善行都是从孝开始做起。"孝"是人世间最高尚、最美好的情感,是人一生中最深刻的亲情体现,它是人的根、人的本。试问,一个人若在父母面前都不懂尊卑,那么他心里还有什么可惧怕的?一个人若连父母之恩都不知道回报,那么他还会在乎谁对他的情义?一个人若连生养他的父母都不爱,那么他还会爱谁?企业经营者可以从"百善孝为先"学到什么?"孝"是人性的"根本",以一个人的"孝"与否来考察一个人的人性、人品,放之四海而皆准。中国选拔官员的标准从汉代时就设有"孝廉"一项:要考察一个人的"孝"与"廉"是否过关,才能确定是否可以提拔不"孝"者,是不可能得到升迁机会的

相关文章

  • 2020-10-20

    2020.10.20小孝治家,中孝治企,大孝治国,效果_孝,要读圣贤书,金刚经,大学,六祖坛经,论语等,夫孝德之本...

  • 有時間題目:孝順,孝敬,孝感的意義是什么,并提供一个故事“題目”

    小孝治家,中孝治企,大孝治国!这里三个词都包含孝,百善孝为先!这些都说明孝的重要意义! 孝顺,指对父母,要多顺其意...

  • 《孝经》是每个人必读的经典

    《孝经》是中国文化的一种“孝”文化。孝悌之道,为人之本。孝敬父母,是做人的根本 。以孝治身就能人乐,以孝治家就能家...

  • 2020年7月5日星期一晴~918篇

    今天,致良知百日学习第一天,小孝陪伴,中孝事业,大孝报国。小孝中孝,可兼顾,只要用心努力,不是不能。大孝,是靠...

  • 可“孝”?

    故事发生在乾隆年间一个偏远的小山村,因交通不便,土地不肥,故村里人的日子过得异常贫苦,食不果腹。村里有户人家,夫...

  • 读《孝经》广扬名章第十四

    《孝经》广扬名章第十四 子曰:“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事兄悌,故顺可移于长;居家理,故治可移于官。是以行成于...

  • 🎧《孝经》广扬名章第十四 | 儿童诵读

    孝经 广扬名章第十四 子曰:“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事兄悌,故顺可移于长;居家理,故治可移于官。是以行成于内...

  • 孝经(14)广扬名章

    广扬名章第十四 子曰:“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事兄悌,故顺可移于长;居家理,故治可移于官。是以行成于内,而名...

  • 关于对孝文化传承的思考 (之四)

    关于对孝文化传承的思考 (之四) 春秋时代,孙子从多方面多角度论述了以孝治家、...

  • 我反思……你做到了吗?

    百行万善孝为首,当知孝字是根源。我们中华名族以孝当先,有着几千年的孝文化传承,我不敢在“孝文化”面前班门弄斧,可作...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方太文化》第二章 做人,要行“五个一”小孝可治家,中孝可治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molj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