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延症似乎成为了身边人的通病,时不时就听到身边有朋友哀嚎“我已经拖延症末期了,已放弃治疗!”以此来解释没有完成作业,工作,承诺等等事情。
确实,拖延真的会造成很不好的后果,那么,怎么“治疗”拖延症呢?以下三个方法,能帮到你。
01 斩断拖延思维。
“待会再做”是个魔咒。只要你用了一次,就会不停的使用。在你用了很多次之后,你会发现,时间已经不知不觉溜走了,而其实,你只需要很少的时间就能把事情完成。怎么才能斩断拖延思维呢?
方法是:梳理并反思拖延过程。列一张清单,内容包括:事情做到什么程度了?这件事你要达到什么效果?什么因素在影响你的行动?拖延会造成什么后果?针对拖延的情况你会采取什么措施?
比如你还有一个月就要参加职称考试,但你还没有开始看书。你期望可以用三个星期看完参考书,还剩下一个星期做考卷。干扰你的因素是手机,聚会。后果是考试没通过,不能加薪,没有满足晋升的条件。针对拖延的措施,马上关掉手机,和朋友说明事情,甚至可以让他们监督你。
02 练出情绪肌肉
拖延,也有可能是因为我们面对重要任务时,由于恐惧,压力,怕做不好,所以情绪控制我们做出逃避,也就是拖延的行为。
这时候,我们就要锻炼我们的“情绪肌肉”来帮助我们摆脱谢谢负面情绪。可以选择让你轻松的方式。比如音乐,运动,还可以吃零食。
比如我当年写论文的时候,时间已经很紧,可是我连初稿还没有写出来,可是真的不想写,只要一坐在书桌前,就很焦躁不安,后来,想了个办法,啃方便面。对,没错,就干啃,咔嚓咔嚓,又脆又香,啃了半包,情绪就稳定下来了,灵感也来了。当然,有一点副作用,写完论文,喝了很久的凉茶。
03 逆向规划
先想象自己达成目标的美好结果,然后往回想达成目标的步骤,越到困难时如何克服,想懒惰时怎么坚持。
将目标具体化,逆向规划才有意义。让你不再止步于“想”,而是开始去“做”。
一起来打败拖延症,成为更高效更优秀的人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