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来源于目标和动机。
今天是大师游戏第23天星期二,第二次练习逻辑层次框架,感觉自己对框架还不能做到烂熟于心,从事到人的过程基本上熟悉了,但是从人再回到事情上的过程还有些不顺,于是再去看了一下常用的话术:
- 现在再面对xxx问题,你是什么感受?
- 为了成为xxx(身份),如果你现再看xxx问题,接下来你会做些什么呢?
另外,当我听到价值或动力词汇的时候,如果能够进一步展开一下就更好了,常用的问法有:
- 我听到了xxx(价值/动力词汇),当你谈到这些词的时候是什么感受?
- xxx(价值/动力词汇)可以给你带来什么?
今天的练习里还有一个有意思的地方是,当客户说到自己希望成为一个以终为始有目标感的人,我邀请客户给这样的人取个名字时,客户给出了一个让我感觉有一些不一致的名称:掌控者,当时我竟然有点不知所措了。如果我可以把我心中的困惑直接表达出来就好了,比如我可以问出
我感觉你的注意力从目标转移到了掌控上,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就更好了,这次练习让我再次意识到虽然客户是OK的,但是客户的回答和语言不能全当真,要做好客户不按常理出牌的准备,灵活地应用框架和话术对客户进行强有力的发问。其中灵活是指:
- 可以根据需要循环使用框架,一遍解决不了就再来一遍。
- 可以根据需要不按照顺序提问,可以灵活地选择从哪个问题出发。
- 紧紧抓住万变不离其宗的目标:找到客户的目标(想要/意图)和动机(目标背后的目的和价值),唤醒客户的内在力量,干掉问题和挑战。
不管是SCQA、3F、情绪转化魔方还是逻辑层次,基本的流程是:
- 通过事情中的xxx(挑战)和感受先问出一个yyy(初步的想要)
- 在yyy层次上发问,比如yyy是什么样子的,yyy做到什么样子你就满意了,你现在是什么感受?
- 往yyy的深层次发问,比如yyy可以给你带来什么,意味着什么,为什么对你这么重要。
- 可以按需循环使用步骤3,直到感受到客户的内在力量为止,这时候可能会出来zzz(客户真正的想要)
- 再从zzz问到客户的身份,比如做到zzz,你会成为什么样子的?充分挖掘客户的内在力量。
- 带着内在力量再去干掉xxx,得到yyy或zzz。
如果总结成一句话,就是利用客户的内在动力,干掉客户的挑战,得到客户的想要,实现客户的目的。
网友评论